书写不负人民的胜利捷报
1929年2月10日,农历正月初一,毛泽东、朱德率领红军在大柏地取得离开井冈山后的首次大捷,成为“红军成立以来最有荣誉之战争”,为红四军开辟中央革命根据地拉开了序幕。1944年除夕,沂蒙山区的临沭县沭河西岸朱村遭遇日伪军袭击,驻守在沭河东岸的八路军第115师4团3营8连听到枪声后,火速赶赴朱村给敌人以迎头痛击,让朱村百姓过了一个安全的、期望已久的春节。敢打必胜,是对人民军队性质宗旨的生动诠释;以胜利捷报为新春添彩,是人民军队不负人民的鲜活写照。每逢佳节,广大官兵无不以“宜将剑戟多砥砺,不教神州起烽烟”的壮志豪情,守护万家灯火、百姓平安。
军队打胜仗,人民是靠山。徐向前同志在《历史的回顾》中讲述:“每次‘会剿’来临,群众纷纷藏粮食,进深山,封锁敌人,支援红军……红军有了群众的支持,如鱼得水,任我驰骋,这是弱小的红军能够生存、发展、克敌制胜的根本原因。”战争年代,人民军队用胜利捷报不负人民的养育和支援;新时代新征程,广大官兵要在薪火相传中用实际行动书写新的胜利捷报。
胜利捷报是永不褪色的家国情怀。军人执干戈以卫社稷,“年年马上见春风”。无论是风平浪静还是风雨来袭,千千万万军人或骑鲸蹈海、劈波斩浪,或驾机翱翔、穿云破雾,或爬冰卧雪、巡逻戍边,他们用披星戴月、风雨兼程的行动书写着军人的奉献,用警惕的双眼守护着祖国的安宁,用挺直的脊梁护卫着人民的幸福。
胜利捷报是不辱使命的向战冲锋。“谁英雄谁好汉,训练场上比比看。”海军西安舰紧贴任务复杂多样、舰艇动散部署的情况,结合战备训练任务实际,从官兵中评选“任务之星”,鼓励官兵练强本领、建功军营。天南地北的军营中,广大官兵瞄准世界一流、创先争优,在各自赛道上你追我赶、奋力奔跑,以崇高的使命感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在各自岗位上苦干实干、发光发热,以优异的成绩回报党和人民。
胜利捷报是锚定目标的只争朝夕。抗美援朝战争期间,我空军指战员“把每个科目、每个动作都细化到天数、小时数来训练”。今天,这种只争朝夕的目标感、紧迫感、责任感在新时代革命军人身上得到淋漓尽致体现。海军南昌舰官兵在暂时无法登舰、无教材资料、无训练大纲等困难下不等不靠,加紧专业学习和临战训练,为日后任务展开打下坚实基础。现在,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到了吃劲奋斗的攻坚期、加油加压的冲刺期,我们更要以实际行动书写更多胜利捷报,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再创佳绩、再立新功,向党和人民交出优异答卷。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