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约开历史倒车注定不会得逞
继续抱持对抗思维,企图加速东进亚太——
北约开历史倒车注定不会得逞
■黄 冰
在刚刚结束的北约维尔纽斯峰会上,北约在公报中再次对中国进行无端指责和言论挑衅,刻意渲染所谓“中国威胁”。近年来,在美国主导下,北约企图加速东进亚太,俨然成为美国围堵遏制中国、维护自身霸权的工具。
北约在此次发布的公报中十多次提到中国,肆意诋毁中国的政治、外交、经济、军事、网络以及核武器政策,声称中国“对欧洲-大西洋安全构成系统性挑战”。这些涉华内容混淆是非,充满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中国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公共产品的提供者。中国坚定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以国际法为基础的国际秩序、以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为基础的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国的立场与担当,得到世界大多数国家的认可。
事实上,这并不是北约第一次发表此类颠倒黑白的言论。在去年出台的战略概念文件中,北约就提出“中国构成系统性挑战”,今年则是更加恶意地歪曲中国各领域政策。这表明,北约与美国越来越紧密地协调亚太政策,日益沆瀣一气。
北约是冷战时期欧洲特殊地缘政治的产物,原本与亚太并无关联。然而冷战结束后,北约继续抱持制造假想敌的对抗思维,不仅在欧洲继续扩张,甚至企图将触角探出欧洲,伸向亚太。北约虽名义上是欧洲地区防御性组织,但实际由美国主导,服务于美国维护其全球霸权的需要。
近年来,北约配合美国推行“印太战略”,试图东进打造“亚太版北约”。诸多事实表明,北约已逐步沦为美国的遏华工具。早在2006年,美国在北约里加峰会前,主张与日本、韩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国建立伙伴关系,虽未得到与会方认可,却在实际上开启了“北约亚太化”进程。2021年,北约制定了“北约2030年议程”,提出要积极介入“印太事务”。2022年北约马德里峰会,日本、韩国、澳大利亚和新西兰4个亚太国家领导人首次受邀参会。2023年,北约继续邀请日韩澳新四国参会,并与日本和韩国分别签订“个别针对性伙伴关系计划”。
但是,美国的霸权利益不等于北约的利益,对于“亚太化”,北约内部的声音并不统一。法国总统马克龙在出席此次峰会时,明确反对北约在东京设立办事处的设想,并强调,“北约应是北大西洋公约组织,而印太地区不属于北大西洋”。
对于北约介入亚太事务,一些亚太国家的官员和学者也表示担忧。韩国东亚研究所所长禹守根认为,北约此举“不仅加大亚太地区安全风险,还可能打破亚太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减缓甚至阻碍域内国家的发展”。事实上,大部分亚太国家都不希望看到本地区出现冲突,也不愿意被迫在大国竞争中选边站队,阻碍自身发展。
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是时代潮流。当前,国家和地区冲突频发,全球治理面临多重挑战,亚洲人民同世界各国人民一样,渴盼安全稳定、和平发展。北约无视各国人民心声,将集团政治、阵营对抗引入亚太,完全是逆时代潮流,开历史倒车,注定不会得逞。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