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之“眼”
■虹 摄

这是一张有趣的特写照片:安装在F-14B“雄猫”舰载战斗机机头下方的电视成像光学系统(TCS)镜片上,映照出另一架F-14“雄猫”舰载战斗机和一名舰载机指挥员的身影。
F-14“雄猫”舰载战斗机因1985年上映的好莱坞影片《壮志凌云》广为人知,成为许多军事爱好者心目中的经典战斗机之一。鲜为人知的是,该机曾“见证”了美空军机载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IRST)的发展与成熟。
与雷达采用的主动探测方式不同,机载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采用被动式探测方式,通过侦测空中目标的红外辐射信号发现对方。其与雷达配合使用,增强了对目标的跟踪、识别和打击能力。
20世纪70年代,第一代F-14舰载战斗机诞生时,机头下安装了最新的AN/ALR-23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吊舱。由于该系统稳定性差,问题频出,F-14舰载战斗机在升级时换装了AN/AAX-1电视成像光学系统。电视成像光学系统其实是一种光学摄像机,由电视屏幕和远程摄像机等组成,电视屏幕可帮助F-14B舰载战斗机上的后座武器系统军官“肉眼”跟踪、识别空中目标,可靠性高,探测距离远,缺点是不具备夜视功能。到了1990年,最新的F-14D舰载战斗机亮相时,其机头下方并排安装了电视成像光学系统吊舱和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吊舱。此后,随着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技术走向成熟,逐渐取代电视成像光学系统,成为现代战斗机的“标配”。
目前,美F-35战斗机上安装了最新型的AN/AAQ-37红外光电分布式孔径系统(EODAS)。该系统的红外传感器分布在机身6处不同位置,可对机身周围360度范围内来袭导弹进行红外探测与跟踪,获取的目标信息与雷达、电子战设备等传来的信息融合后,出现在飞行员的头盔显示器上,帮助飞行员快速掌握空中态势,及时做出判断。
红外探测与跟踪系统还能发现隐身战斗机。叙利亚战争期间,俄空天军苏-35“超侧卫”战斗机使用红外搜索与跟踪系统,成功追踪到一架F-22“猛禽”隐身战斗机,并拍下其红外成像照片,打破了F-22“猛禽”隐身战斗机“不可战胜”的神话。如今,各国越发重视发展红外探测与跟踪系统,作为对抗五代机的重要手段。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