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缘何?特情处置如此干脆利落,最后却得了零分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20 04:48
导读:“特情处置背离实战要求,此课目成绩零分!”考官话音落下的那一刻,第75集团军某旅导弹四营营长蒋光富心里一凉。

  第75集团军某旅立起真打实备鲜明导向——

  “身负重伤”咋能迅速“满血复活”?

  ■解放军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冯邓亚 周宇鹏  

  吊装作业。李家安摄

  “特情处置背离实战要求,此课目成绩零分!”考官话音落下的那一刻,第75集团军某旅导弹四营营长蒋光富心里一凉。

  前不久,一场实战化训练考核在某陌生地域展开。蒋光富带领官兵向预定作战地域机动转移,行军梯队突遭“敌”炮火袭击。

  接到导调情况后,蒋光富按照处置预案沉着指挥应对;卫勤人员立即对“伤员”进行救治、转移;梯队拉大行车间距,分散行进、快速通过……很快,“敌”情解除。

  然而,梯队刚恢复行军,就被一阵密集枪声再次截停。

  “前方发现小股袭扰之‘敌’。”电台中,先遣小组传来“敌”情通报。相关人员下车警戒、应急分队快速出击……随着一场搜歼战斗干脆利落地结束,特情处置完成。

  一切处置似乎都很得当,为啥最后得了零分?该营官兵心里有些憋屈。

  复盘检讨会上,考核组负责人李川道出缘由:导弹四营官兵闻令而动、处置有力,但遭“敌”炮火袭击时“身负重伤”的带车干部,竟然作为应急分队人员,再次出现在搜歼战斗队伍里,在战场上这可能吗?

  同一场战斗,“重伤员”咋能如此迅速“满血复活”重返战场?这说到底是头脑中程式化、套路化的惯性思维在作祟。官兵随即围绕“什么才是实战、如何才能胜战”展开讨论。

  理越辩越明。他们举一反三,针对训练考核中类似脱离实战的现象进行查摆反思:追击残“敌”时,刚展开搜索就能锁定目标;形成包围时,“敌”总是束手就擒;特情处置时,总能“一招制敌”……

  该旅机关据此梳理出10余条与实战要求相悖的问题,并形成清单下发各营,通过议战议训会,集思广益研究制订整改措施,切实树牢官兵实战意识,从难从严摔打部队。

  春节前夕,导弹四营再次迎来一场考核。考核组针对某连班长骨干普遍年轻、经验不足的弱项,有针对性设置难题。一个发射车班组接到“班长阵亡”导调情况后,副班长立即接替指挥,带领全班完成模拟对敌抗击。

  走下考核场,蒋光富深有感触地说:“把打仗要求嵌入日常训练考核,谋实战、练实招,才能练就破敌硬功。”

  短 评

  警惕“完美”的零分

  ■魏 兵

  处置动作看似并无瑕疵,课目成绩却是冷冰冰的零分,这样的结果让人遗憾,更值得反思。官兵摸爬滚打练出的技能、招法倘若与实战要求不符,实战化训练成果还是要在战场上“归零”。各级在深入推进实战化训练时,必须警惕这种“完美”的零分。

  有人说,导调中的“炮火洗礼”,不如实战中蹭破一次皮。毕竟,前者是虚拟的,后者却是真实的。要让训练场最大限度对接战场,首先要树牢官兵打仗思想。

  “九分之真,一分放过,不谓之真。”只有进一步端正训练指导思想,坚决贯彻战训一致原则,力所能及设置真情况,逼着指战员真打实备,才能真正做到“打一仗、进一步”。

  来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作者:陈典宏 冯邓亚 周宇鹏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