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世界读书日,这位藏书超5000册的老兵藏不住了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20 04:07
导读:认识这样一位老兵 退役后他在农村自家的院子 打造了一个“民兵书屋” 藏书超过5000余册 为广大村民提供精神食粮 每天上午,总有三三两两的村民会来到江苏省扬州仪征

  今天

  老班长带大家来

  认识这样一位老兵

  退役后他在农村自家的院子

  打造了一个“民兵书屋”

  藏书超过5000余册

  为广大村民提供精神食粮

  每天上午,总有三三两两的村民会来到江苏省扬州仪征市新集镇联盟村的“民兵书屋”里读书,午饭时间才各自散去。来书屋读书,已成了村民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这个书屋的主人就是退役军人姜士明。姜士明曾在北京卫戍区某团服役5年,当兵第二年入党,先后荣立三等功2次、优秀士兵2次、嘉奖8次。  

  △退役军人姜士明创建“民兵书屋”

  2018年,年近50岁的姜士明看到不少村民以打麻将为消遣,还不时因赌博引起纠纷,打架、离婚的事时有发生,个别村民甚至因负债自杀。这深深触动了姜士明,平日里喜爱读书的姜士明决心办一个书屋来帮助村民们知法懂理讲文明。

  2018年12月,姜士明开始筹备书屋,他怕家人责备自己“不干正事”,利用晚上在电焊工作间“偷摸”制作不锈钢书架。书屋“开张”,他起名“民兵书屋”。他说:“书屋里有‘兵’也有‘民’,因为我既是一个老兵,也是一个在农村扎根的农民。”

  

  △市图书馆为“民兵书屋”捐赠大批书籍

  姜士明办书屋的事一经传开,很快得到了多方支持。“第一个给书屋捐书的是同村一名叫潘青的大学生党员,他捐了50册书。来村里钓鱼的扬州市民黄德宏先后给书屋捐了300册图书……”说起捐书的人姜士明如数家珍。

  2019年8月1日,“民兵书屋”正式揭牌,仪征市人武部和新集镇领导也专门来祝贺。两年来,自发给民兵书屋捐书的单位和个人越来越多,书屋的藏书量从当初的1000册增长到5000多册,占地面积从十几平米扩大到120多平米。  

  △驻仪部队官兵向“民兵书屋”捐赠书籍并结成共建对子

  民兵书屋的文化氛围很浓,门窗上贴满标语:只有干出来的精彩,没有等出来的辉煌、书香新集联盟村……一侧还挂着题字,上面写着“读书明事理”。姜士明介绍说,是想告诉大家书读得越多,越明白做人行事的道理,这也是他办书屋的初衷。

  民兵书屋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很快周边的村民和镇上的居民都被吸引前来看书。就连曾经反对他的妻子也跑到书屋来找书看。  

  △驻仪部队赠送姜士明“退伍不褪色.退役不退志”牌匾

  驻仪31121部队官兵从媒体上看到姜班长的事迹后,亲自送来了连队图书室里更新下来的图书,还与《民兵书屋》结成对子,开展一帮一互学活动。部队向姜士明赠送“退伍不褪色.退役不褪志”牌匾。姜士明也应邀前往部队为官兵们上“微党课”,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教育。

  

  △姜士明为部队官兵上“微党课”

  姜士明家的庭院临着乡间公路,门口有一汪鱼塘。他总是敞开书屋大门欢迎大家进屋读书、免费喝茶、免费钓鱼。为吸引更多人来,他在公路边竖起书屋招牌,安装太阳能路灯,既引起过往行人注意,又能照亮道路。

  如今,姜士明的“民兵书屋”和政府规划建设的农家书屋,一并构筑了乡村读书学习阵地。村庄里的牌友、酒友、舞友,现在很多成为了姜士明的书友。“民兵书屋”也成为村民充电学习的好去处和村党小组的活动场所。  

  △“民兵书屋”成为村民充电学习的好去处

  此外,姜士明还坚持20多年在自家院子唱国歌、升国旗,常年为村民和孤寡老人解难帮困。2019年,姜士明被评为“仪征好人”。

  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爆发,他主动请缨成立老兵护村志愿队,连续3个多月奋战在市镇村防控疫情第一线,被扬州市评为“最美抗疫先锋”。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内蒙古军区组织民兵工作业务培训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