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卢朝辉:“飞鲨”勇士闯大
【实战化军事训练先锋巡礼】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卢朝辉:“飞鲨”勇士闯大洋
夜幕低垂,海潮涌动。一道闪烁的灯光划过夜空,海军舰载航空兵某部参谋长卢朝辉驾驭着“飞鲨”精准而平稳地落在甲板上,完成了夜间着舰技术恢复训练。
卢朝辉走下战机,站在辽宁舰宽阔的飞行甲板上。数架飞鲨蓄势待发,发动机巨大的轰鸣声正如这十年来航母舰载机事业的巨变,令他心潮澎湃。
时光到倒回十年前的那个春天……
“航母舰载战斗机,我来啦!”2011年春,当接到去我国首支航母舰载机部队任职的通知时,已有十一年飞行经历的卢朝辉既激动又兴奋,他深知自己即将面对一个全新的领域,投身一项极具挑战的事业。
舰载机从进入航线、对准中线、到着舰,一般为30秒左右,这段时间决定着着舰成败,风险极大、难度极高。
“别人都是摸着石头过河,我们连石头都没有。”训练初期,卢朝辉和战友们面对“没有教员、没有教材、没有经验”的窘境,一边试飞、一边探索、一边总结。
那段时间,他们白天飞行、晚上研讨,从不考虑强度。功夫不负有心人,2014年11月,卢朝辉顺利通过昼间航母资质认证,光荣地加入中国海军“尾钩俱乐部”。
第一批改装,第一批飞行放单,第一次出岛链,第一次打实弹,第一次指挥夜间着舰……酷爱挑战的性格给了他奋勇争先的动力,哪里有挑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
空中加受油难度极高,被称为“空中穿针引线”。而在夜间空中加受油更是惊险,是世界公认的高难度飞行课目。
“保持姿态!”“请示对接!”“对接!”沉沉夜色,数千米高空,一场惊险的“高空之吻”开始了。去年3月,卢朝辉和和战友首次成功实施歼-15战机夜间空中“伙伴加油”,标志着舰载战斗机部队核心作战能力取得新突破。
今年3月,卢朝辉作为指挥员再一次见证了新飞行员突破空中加受油技术难关,一批批“刀尖舞者”接续传承,作战能力加快形成。
以飞行指挥员的身份,卢朝辉还参与了朱日和阅兵、南海海上阅兵、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等重大任务和重要场合。
那一天,“战机空中撞鸟、左发失火”的特情通过无线电传到指挥员卢朝辉的耳中,他的心一下子悬了起来
高速飞行的飞机与鸟相撞,能产生数吨的冲击力。卢朝辉立刻向飞行员发出指令:“检查右侧发动机温度,开加力。”
判定降落航线情况后,卢朝辉打破常规,果断指挥战机提前转向、逆向降落。这一决定使战机扭转困局,最终成功降落。
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中,卢朝辉有了新的身份——舰载机梯队受阅飞行员,他驾驶歼-15舰载战斗机,光荣地接受了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不仅指挥一流,飞行技术过硬,卢朝辉还是个遇事喜欢“较劲”的人。
一次进行航线飞行训练时,他发现航路显示有很大改进空间,便找到专家反复进行沟通,促使厂家采纳了建议,对某控制系统进行了优化。
近年来,卢朝辉和团队先后修订大纲版本10余次,探索形成战法训法、教范指南等20余项成果,部队思战研战的氛围愈发浓厚。
奋飞是一种使命,奋飞是一种担当。从事飞行事业20年来,卢朝辉先后飞过11种机型,安全飞行2600余小时,多次随航母执行任务,荣立一等功1次、二等功4次、三等功4次,被表彰为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全军爱军精武标兵、海军优秀青年。
卢朝辉说,“干一件事情就要干好,不能半途而废。尤其是关于备战打仗的,一点也不能含糊,这是一份使命!”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