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英雄部队永向前】阳廷安班:用生命叫响“两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20 02:59
导读:1962年10月,在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一次战斗中,面对敌人密如蛛网的地堡和凶猛的火力,六班班长的阳廷安高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来,打进去!”他带领全班战士冲锋在前,连

  开篇语:战旗所指,军心所向。奋进在新时代的征途上,习主席向全党发出号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凝视鲜红的旗帜,回首辉煌的历史,缅怀英雄的故事,我们心中升腾着信仰的万丈光芒。战旗在,方向就在,精神就在:这是人民军队出发的原点、前行的路标。

  一面面鲜红的战旗,在战火洗礼中傲然挺立,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程上高高飘扬。和平年代,一代代英雄的传人,用行动谱写着时代的英雄赞歌;强军新征程上,战旗还是当年那样红。

  旌旗奋,风雷动。战旗的传人接过英雄的接力棒,昂首阔步走进新时代,在鲜红旗帜引领下,行走在党的领袖、军队统帅关注的目光里,奋进在强军兴军的伟大征途上,一代代英雄传人高擎战旗踏歌而行,人民军队必将迎来更加辉煌的明天! 

“阳廷安班”官兵合影。图源:中国军网

  1962年10月,在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一次战斗中,面对敌人密如蛛网的地堡和凶猛的火力,六班班长的阳廷安高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来,打进去!”他带领全班战士冲锋在前,连续攻克敌27个地堡,为后续部队开辟道路。全班8人,包括班长阳廷安在内,7人壮烈牺牲,最后仅剩一人仍继续战斗。

  1963年3月9日,国防部授予六班“阳廷安班”荣誉称号,“两不怕”精神从此叫响。全班唯一幸存的战士刘汉彬,从国防部接过了“阳廷安班”这一面英雄战旗。

  如今,“阳廷安班”从原步兵单位转为现第77集团军某旅山步一营二连六班,从四川千里移防进藏,又回到了前辈战斗过的地方。夯实笃定信念跟党走,肩扛使命勇担当!虽然部队历经几次调整改革,但“两不怕”精神传承不断,一代代官兵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从一个班到整个旅,战士们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战斗口号越叫越响,在强军新时代昂扬奋进,敢打敢拼,扎根高原,再立新功!

用生命叫响“两不怕”精神

筑路战士在悬崖陡壁上开山修路(资料图)。图源:国际在线

  1951年5月,康藏公路(后改名为川藏公路)正式动工,在参加修路的解放军战士面前,有14座终年积雪的雪山。物资短缺、高寒缺氧、地质复杂、工具简陋,筑路条件异常艰苦。到了秋冬,气温降到零下20摄氏度以下,积雪一两米厚,冻土一米多深,铁镐砸下去只见一道白印子。

  敏拉山皮康崖,百米峭壁如刀砍斧削,直插云霄,民谣唱,“飞鸟难过皮康崖,神仙到此也咬牙”,当地藏民说,“那是牦牛也爬不上去的皮康崖,除非是神才能在那里修出公路”。

  负责该段的十八军一一五团二连官兵发誓:“我们的战士都不是神仙,而是凡人。但我们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他们徒手攀上陡壁,从崖顶用绳子吊着人悬空打眼放炮,山风吹来,人像铃铛一样在半空晃动......就这样,解放军在“飞鸟难过”的悬崖上修出了公路。

  1954年底,雅安到拉萨的康藏公路正式通车,创造了世界筑路史上的奇迹,改变了两千多年来西藏不通公路、没有汽车的历史。“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口号,开始在西藏部队中流传起来。

战士阳廷安。图源:解放军报

  1958年,刚满二十岁的四川小伙子阳廷安参军入伍,加入了一一五团二连这个英雄集体,并在内心种下了“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信念。他凭借过硬军事素质和优秀指挥能力,很快被任命为二连六班班长。这是阳廷安生前带领的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战斗集体——用生命叫响“两不怕”精神的模范集体。

  1962年10月,在边境自卫反击作战的一次战斗中,阳廷安所在排进攻受阻。敌人十几个地堡里喷出的火舌,交织成一道密不透风的火网,十几名战士先后牺牲。

  在火力支援和五班策应下,阳廷安率六班向敌人地堡进攻。经过半个多小时战斗,连续夺取敌人地堡18个,全班无一伤亡。连长高友贵、指导员孙光明随即指挥各排向纵深猛插,乘胜歼敌。

  阳廷安高呼“一不怕苦、二不怕死,跟我来,打进去!”他用一捆集束手榴弹炸飞1个地堡,又用炸药包消灭敌人1个机枪火力点。激战中,班长阳廷安中弹牺牲,副班长曾祥智喊着“听我指挥,为班长报仇!”继续带领战士们冲锋......全班战士不怕牺牲,前赴后继,英勇战斗,攻克地堡27个,歼敌55人,缴获2门火炮,4挺轻重机枪,2具火箭筒等武器,为全歼敌军打开了通道。此役,六班8人,7人牺牲,最后仅剩新战士刘汉彬,仍孤身一人与敌人战斗。当五班的战友冲上来,刘汉彬抓起班长阳廷安留下的那支冲锋枪,又加入了五班战斗序列,战斗至据点收复。

“阳廷安班”战旗。图源:新华社

  六班这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壮举,这种前赴后继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所有的参战部队。正在前线指挥作战的西藏军区司令员张国华将军专程到这支部队,含着眼泪对官兵们说,“‘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我们部队有了这股劲头,世界上任何敌人,只要他胆敢来犯,就让他有来无回!”

  战后,六班用生命叫响“两不怕”血性口号的英雄事迹传遍了部队,西藏军区为六班记集体一等功,为阳廷安追记一等功。1963年,六班被国防部批准授予“阳廷安班”荣誉称号,授予“阳廷安班”战旗一面,并树为“四好标兵班”。

“阳廷安式好战士”代代传承

西藏山南烈士陵园里的“阳廷安班”七勇士雕像 图源:央广军事

  “向老班长敬礼!”

  “阳廷安班”现隶属于第77集团军某旅。当“阳廷安班”七勇士像在移防后的新营区落成,该旅特别举办了一场欢迎老英雄“入营”仪式。

  在数千名官兵的注视下,七勇士铜像映着朝阳熠熠生辉,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

  再次重温那段辉煌战史,满腔豪情在该旅官兵胸膛激荡。作为新时代官兵代表,旅训练标兵、女兵施媛媛登台发言:“英雄不独行。我们将接过前辈的钢枪,把‘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一代代传承下去……”

  伴着雄壮的旋律,该旅新表彰的10名“阳廷安式好战士”依次登台,从旅领导手中接过特制的奖章,并同七勇士像合影留念。

“阳廷安班”授枪仪式。图源:中国军网

  这是一项延续多年的传统。为让英雄血脉永续,该旅每年都会表彰一批思想作风硬、训练成绩优、完成任务好的“阳廷安式好战士”,不断营造尊崇英雄、学习英雄、争当英雄的浓厚氛围。

  追根溯源,血脉赓续。时至今日,阳廷安老班长曾经睡过的床铺依然整洁地摆放在“阳廷安班”里。每年新兵下连后,“阳廷安班”荣誉室是他们接受旅史教育的第一站。

  在该旅,加入“阳廷安班”是战士的一大梦想,争做“阳廷安式英雄战士”在全旅蔚然成风。新战士进连入班学的第一位英模是阳廷安,唱的第一首歌是《我们是新时代铁拳》,喊响的第一声口号是“一不怕苦、二不怕死”,全旅官兵把“两不怕”精神刻入骨髓、融入血脉,自觉接受血与火、苦与累的淬炼洗礼,激励着他们在各类实战化训练中冲锋在前,奋勇争先。

在英雄战旗下续写光荣新篇

“阳廷安班”开展战术训练。图源:中国军网-解放军报

  诞生于1938年4月抗日战争的烽火硝烟之中,历经抗日战争、解放战争、进军西藏、对印边境自卫反击作战......六班跟随所属部队先后参加大小战役战斗数百次。而后又从西藏军区到成都军区,从传统步兵转型为轻型机械化步兵。

  而今作为第77集团军某合成旅山步一营二连六班,“阳廷安班”在改革强军转型重塑中,又成为了山地步兵,再次从四川平原移防至雪域高原。

“阳廷安班”战高原、涉险滩 图源:央广军事

  调整改革、千里移防,任务的编制、装备和能力要求都发生了改变,但敢吃苦、能攻坚的红色基因是官兵永远的精神高地、不变的行动指引。一不怕苦,二不怕死!曾在战场上叫响的“两不怕”精神,而今在训练场上继续发扬。每周一次的武装5公里,两次夜间训练,每月一次20公里全装负重战斗体能训练,两次强化训练雷打不动。在先辈革命精神的激励下,官兵们斗志昂扬,一次次向极限发起挑战,把每一次训练、每一场演习都被当成实战来进行,越是困难越向前,越是艰苦越顽强。

  阿茸品楚是“阳廷安班”的第37任班长。从接过“阳廷安班”旗帜那天起,阿茸品楚就时刻以老班长为榜样,牢记肩上的责任,当先锋打头阵。这个英勇的藏族战士是训练场上的“拼命三郎”,训练场上他永不服输,比武考核创纪录,随后又打破自己的纪录。他说:“当兵就要当阳廷安那样的兵!在‘两不怕’的班,不允许有一个‘怕’字!在战场杀敌立功才是军人的最高‘军功章’”。他参加各级军事比武竞赛20余次,7次刷新五公里武装越野团队纪录,蝉联多项考核纪录,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

英雄集体“阳廷安班”。图源:中国军网

  刘先川是“阳廷安班”的第38任班长。一次高原实战化演习中,他奉命带队执行破袭任务。穿插机动途中,一只脚不慎陷入沼泽。当刘先川把脚挣脱出来时,战靴却掉在泥潭里。任务紧急,他毅然赤脚冲锋。当胜利的红旗飘扬在山顶时,刘先川的身后留下一串带血的足印……问他为啥这么拼,刘先川说:“一想到自己代表的是‘阳廷安班’,再痛也得上!作为英雄班班长,‘两不怕’精神不能在我这里丢了。”

  肖攀是“阳廷安班”的第39任班长。他对班里的第一个要求就是“团结”。他说:当年阳廷安班长喊出那句“跟我来,打进去”,带领六班连续攻克敌军20多个地堡,如果班里八个人不是一条心,是无法实现的。“阳廷安班”的人一定要把这种团结一心、艰苦奋斗的精神继承发扬下去!——在肖攀的带领下,全班拧成一股绳,齐心备战,刻苦训练,去年荣立集体三等功。

“阳廷安班”开展单兵战斗动作训练。图源:新华网

  不怕苦,就是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能知难而进、迎难而上;不怕死,就是在祖国需要的时刻毫不退缩,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使命任务,不惜牺牲个人生命。一代代官兵自觉向先辈看齐,刻苦训练、超越对手,力争成为“两不怕”精神的模范传承者;时刻准备听从召唤,走上战场,用生命叫响“两不怕”精神!

  忠诚、无畏、团结!“阳廷安班”的精神历久弥新!年轻的战士们扎根高原,戍守边陲,把“听党话、跟党走”的忠诚基因刻入骨髓,把“两不怕”的战斗精神融入血脉,在“阳廷安班”这面光荣旗帜下,冲锋在前、奋勇争先,继续创造着新的光荣。

 

  综合整理自:新华网、央视军事、中国军网、国际在线、中国之声、央广军事、中国西藏新闻网、中国国防报、学习军团等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