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人风采】零号指挥员吴华:奋斗的青春最
“各号注意,我是零号,30分钟准备。”10月15日深夜,神舟十三号飞船点火发射倒计时30分钟开始,一个男声响彻各个任务大厅。
神舟十三号任务零号指挥员、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高级工程师吴华。此刻,他不慌不忙,沉着、冷静指挥,这都得益于他22年的任务经验和充足的任务准备。
“家里床头、餐桌、沙发上,到处都是他的书。”初识这位高工,还源自于他妻子的表述。
走进吴华的办公室,书架上关于载人航天系列教材和CZ-2F运载火箭的丛书有20余册,都被他作了特殊标记,10本厚厚的读书笔记记录了他半年来挑灯夜读的心得体会。
“神十二任务中他虽然是备份零号,但他按照主岗标准训练、准备,提前三个多月就研学掌握各系统的测发流程、方案预案、协同程序等试验文书,足足有五六十本。”老搭档邓小军佩服地说。
1999年,梦想成为一名科技工作者的吴华从哈尔滨工程大学毕业,放弃离家咫尺的优渥条件,纵身来到千里大戈壁,这一待就是19年。
爱读书是吴华从工作之初就养成的习惯。
他19年所在的点号,冷清、单一。除了顽强生长的骆驼刺、梭梭草,只有一望无垠的戈壁滩。但是火热的信念终究让他踩下了坚实的步伐,当年11月入职,并参与了神舟一号飞船发射,成为一名测发指挥员的种子也就此埋下。
梦想一旦萌芽就会滋生不可限量的创造力。面对与所学专业不对口的遥外测岗位,吴华沉下心来,把所有业余时间都用在自我学习充电上。无数个春夏秋冬,都是点号里的一本本专业书籍、一项项课题研究陪伴着他。
2001年底一次任务中,GPS单机匹配性出现问题,吴华提出替代法排故方案,只花了不到两个小时,就顺利排除了故障。但凡提起吴华,中心原总师陆晋荣也竖起大拇指。
此后,吴华提出运用计算机软件和软件组件插件模式,不仅提高了数据判读的效率和准确性,还提供了运用软件解决工程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从助理工程师到专业组组长,从技术室主任到任务团队负责人,每一次跨岗位、跨专业、跨领域的跳转对吴华来说都是一次巨大的挑战。但不管困难再大,他始终有一个信念: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完成不了的任务!
但对于吴华来说,心里也有愧。由于长期忙于工作,对家人疏于照顾……“儿子今年11岁了,一直都是他妈妈在带,逢年过节、双方父母生日等等,都是妻子在补位。她的支持、包容,让我没有后顾之忧,能够心无旁骛干工作。”谈起妻子,吴华满眼温柔满怀歉意。
“夜晚天气冷,你们要格外关注塔架封闭区温度、产品状态和推进剂浓度,有问题随时报告。”2021年10月15日凌晨,吴华登上11层塔架,对塔勤值班员杨佳文叮嘱道。
神舟十三号船箭组合体转运到发射区后,吴华就吃住在阵地,白天、晚上都会到发射场对千余台套设施设备进行巡检、查看,确保塔架封闭区设施设备没有任何风险隐患。这个强迫症虽然让他四处奔波,但他却乐此不疲,“载人航天,小心没有上限,任何细微疏漏或考虑不周都可能会对整个任务带来极大负面影响。作为零号指挥员,既要掌控态势,又要左右兼顾、把握细节。”
“青春是用来奋斗的,奋斗的青春最美。”吴华把自己的青春深深融入祖国的航天事业,融进大漠的一次次飞天,融进航天强国的漫漫征途中。“建设航天强国需要几代人努力拼搏、接续奋斗,能够参与到这项事业中,干一点有意义的事,我很知足也很快乐。”吴华笑着说。(记者:奉青玲、钱国龙、于亦洋、王明艳、王衡)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