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兵人:怎么才能打开战士的心扉?
“说两句”可别太随意
■第73集团军某旅排长 李振彬
“排长,打开战士的心扉真不容易!”自从新兵下连以来,八班长常登辉经常找我“吐槽”带兵的难处。
在我的印象中,常登辉是个暖心的班长,他熟记知兵卡,对全班新兵的情况了如指掌;每周都会与大家谈心交心,了解思想动态;休息时间还会在微信朋友圈互动交流……然而没过多久,好几个人都在朋友圈里将他拒之门外,谈心时也鲜有人表露真实想法。
为何新兵不愿意领班长的情呢?在几天后他们班组织的一场生日会上,我找到了答案。
那天晚上,当生日歌响起时,温馨的氛围让第一次在军营过生日的新兵李文奎难掩心中喜悦,许完愿后,他迫不及待地吹灭了蜡烛。
然而没等大家吃蛋糕,常班长照例开始“说两句”,把全班十个人的近期情况逐一点评了一遍,最后还不忘安排下一步工作。
时间一点一滴地流逝,大家望着手里的蛋糕,拿也不是放也不是。李文奎脸上的喜悦也渐渐消散,只能笔直地站着听班长借题发挥,生日会俨然成了班务会。好不容易等到讲评结束,大家刚刚吃上一口蛋糕,熄灯哨吹响,生日会也草草收场。
无独有偶。一天晚饭后,我发现八班的新兵李志祥耷拉着脑袋坐在操场上,闷闷不乐。一问才知道他奶奶前几天病危,希望能请假回去看看。了解情况后,我急忙带他找到了指导员,很快就请好了事假。
“为什么过去这么久也没听你班长提起这件事?”事情处理完后,面对我的询问,李志祥无奈地说,每次班长找他谈心总是“我说你听”,正襟危坐在桌子边,面前摊开个记录本,而新兵们则坐在他对面,问一句答一句。渐渐地,大家有什么事情也很少跟班长说了。
生日惊喜、谈心交心原本是充满温度的暖心举措,却因为关心走形式、爱兵不用心,在新兵面前“遇冷”。找到问题的症结后,常登辉将自己与新兵们摆在平等的位置,学会了“闭上嘴巴、竖起耳朵”,而战士们也慢慢地向他敞开了心扉,开始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需所虑告诉他。(张毅宇、汪书弘整理)
“想家了”不妨说出来
■第82集团军某旅二连指导员 史明浩
“家里有事?”周末,新兵彭加豪刚挂断家人电话,泪水就止不住地往下淌,碰巧被我看到。
这个小彭,成天乐呵呵的,前几天主动报名参加营里组织的比武竞赛,还捧回来一面奖牌,今天这是怎么了?我放心不下,于是把小彭单独叫到了一边。左问右问,可他就是绷着脸说没事。“有什么难处,尽管说,我帮你!”眼泪汪汪的小彭一下哭出声来:“今天是妈妈的生日,我好想家,好想陪陪妈妈……”
原来如此,我松了一口气,马上拨通了小彭妈妈的视频电话。视频里,连队官兵一起唱生日歌,与小彭一起陪妈妈过了一个难忘的生日。事后,小彭又恢复了先前乐呵呵的样子。
其实就是想家了,为啥扭扭捏捏不说?班长骨干碰头会上,有的骨干说,年轻战士争强好胜,怕说想家影响个人进步;还有的说,新战士脸皮薄,怕说想家被人笑话。
“年少离家,不能回家,谁不想家?若说不想,肯定是假的!”我在反思中颇感内疚,想家是人的天性,更何况这群刚入伍的“00后”新兵。可他们想家了不敢说或者不好意思说,表明我们带兵人与他们平时沟通交流不够,思想工作不深不细,还没做到位。
和连长一商议,我们决定分头参加各班的班务会,广泛开展谈心谈话活动,及时帮助年轻战士解决思想问题。从战士提干的连长同样有当新兵的经历,在班里,他把自己当年收到家信掉眼泪、晚上躲到被窝里哭湿了半个枕头的“糗事”细细道来。听到这些,新兵在哈哈一笑中卸下了想家的思想包袱。(陶 磊整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