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军地联手助力乡村振兴:家家领到分红款 村村都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20 01:29
导读:宁夏海原县人武部帮扶窑儿村集体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马芬芬报道:“军民联手促振兴,人武部和我们是一家人;地方特色拔穷根,村子里的好产品售万家!”12月上旬,位于六

  523户村民 家家领到分红款

  宁夏海原县人武部帮扶窑儿村集体产业助力乡村振兴

  本报讯 马芬芬报道:“军民联手促振兴,人武部和我们是一家人;地方特色拔穷根,村子里的好产品售万家!”12月上旬,位于六盘山腹地的宁夏海原县窑儿村荞麦皮枕头加工厂,新引进的压榨设备马力全开,几名妇女一边忙着缝制枕套,一边跟着乡村广播哼唱快板《精准帮扶》。

  窑儿村是海原县人武部挂钩帮扶村,去年年底,村集体产业首次分红,523户村民家家分到了500余元。今年年初,人武部在军民油坊、小秋杂粮2个村集体特色产业基础上,再次筹措资金30多万元建立肉羊养殖基地,重点打造“垄地香”品牌,并帮助该村创建村支部管理、村委会经营、村监委监督的“三委一体”村集体产业运营模式。如今,村集体产业炉火越烧越旺,今年还搭上东西部协作快车,产品远销福建等沿海省市。

  村子有钱了,部分村民遇到现实困难,不出村就能解决。村民周成军夫妻俩缺少就业专长,过去一直带着孩子外出打工,收入低还耽误孩子学业。经过村里的培训,今年两夫妻在肉羊养殖基地做饲养员,每月收入达6000余元。村民杜文勤因身患疾病,不能从事重劳力工作,被安排到军民油坊当质检员,每月有3000余元的收入。

  窑儿村村部是村民最爱去的地方。笔者看到,设在村部的“积分超市”各类日用品琳琅满目。原来,为创建文明乡风,今年,人武部指导窑儿村对分红方式进行拓展创新,采取“村集体投入+人武部帮扶+村民自愿出资”的方式建立了这个“积分超市”。他们围绕组织、产业、人才、文化等49项文明行为对村民进行量化积分,推行“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机制,村民每积1分即可兑换价值1元的商品。“平时表现好积分就高,有村民一年下来兑换了价值数百元的商品。”海原县人武部政委黄振龙说。

  “年底了,窑儿村经过集体商议,准备继续加大村集体经济的资金投入,同时拿出20万元左右为乡亲们分红。”黄振龙介绍,下一步,人武部将为窑儿村搭建电商平台,走开“农产品+电商”的线上线下产销路子,巩固帮扶成效,带动乡村振兴。接下来,他们还将在现有发展基础上,引导村集体经济改制为股份制经济合作社,筑巢引凤吸引投资,大力推进农产品加工的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建设,夯实集体经济发展基础。

  152个行政村 村村都有带头人

  陕西省略阳县实施“乡村振兴民兵骨干扛红旗”工程

  本报讯 孙晨、吴涛报道:初冬时节,秦岭南麓的陕西省略阳县观音寺镇观音寺村,枫叶红似火。民兵周敏一脸喜庆,他带领村民创办的生猪养殖场今年已经繁育成熟母猪35头,出栏生猪和猪仔1200余头,获利20余万元,人均增收3000余元。谈起从建档立卡贫困户到产业振兴民兵带头人的转变,周敏深有感触地说:“从退伍打工到创业失败,再到如今带动村民共同致富,多亏了党和政府的好政策。”

  周敏的经历是该县人武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的缩影。近年来,县人武部党委一班人结合全县乡村振兴战略规划,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民兵骨干扛红旗”工程,在全县17个乡镇各培养1名乡村振兴民兵带头人、152个行政村各培养1名乡村振兴民兵骨干。他们全面梳理全县创业民兵骨干情况,围绕产业帮扶、生态保护、产品销售等方面展开调研,从优化创业环境、优化创业政策、优化创业培训入手,鼓励民兵骨干扎根基层一线,立足发展特色优势产业带领村民共同致富。

  笔者在仙台坝镇的“高山冷水米”生产基地看到,民兵骨干周强正带领10多名村民往烘干机里投放稻谷,大家干得热火朝天。周强是一名退役军人,凭着一股子钻劲闯劲,承包土地搞实验,创立“高山冷水米”特色品牌,充分利用电商平台,采取“公司+基地+客户”的订单销售模式,成功让产品销往全国10余个省市,带领当地2710户群众走上创收奔小康的幸福路。

  人武部还充分发挥民兵骨干先锋模范作用,通过设立民兵党员先锋岗、党员突击队等形式,鼓励引导民兵骨干在乡村振兴道路上当先锋打头阵。今年,全县70余名民兵骨干参与村两委竞选,45人成功当选。这些“兵支书”们主动参与招商引资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已经成为地方党委政府信得过、靠得住的骨干力量。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最后一次巡逻,我陪你一起走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