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中部战区总医院主治医师朱健:“心中的灯塔指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1:34
导读:心中的灯塔指引我前行 ■讲述人 中部战区总医院心胸外科主治医师 朱 健 入夏,万物蓬勃,繁花似锦,处处涌动着生机和活力。这天,我刚下手术台,便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

心中的灯塔指引我前行

■讲述人 中部战区总医院心胸外科主治医师 朱 健

入夏,万物蓬勃,繁花似锦,处处涌动着生机和活力。这天,我刚下手术台,便接到女儿打来的电话:“爸爸,今天老师给我们讲了白求恩的故事,我马上举手告诉大家,我的爸爸也是一名外科医生……”女儿言语中透露出自豪,我由衷感到欣慰。

我的家乡是著名的革命老区、红色圣地,我的父亲当过兵,打小就给我讲英雄先辈故事,其中就有白求恩。潜移默化中,这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成为我心中的灯塔,引领着我在医学道路上奋勇前行。

毕业后,我来到医院实习并顺利留院工作。身处部队医院,与身着戎装的军人并肩战斗,目睹他们当先锋、挑重担,我也常激励自己:成为军队一员,永远保持冲锋向前的姿态。

2019年,期待已久的机会终于来了。得知医院面向社会公开招考文职人员的消息,我积极报名,并如愿加入文职人员队伍。

作为军队医院的一员,患者在哪里,我的战场就在哪里。去年10月,医院选派我到某地执行医疗帮扶任务。“没想到得了肿瘤,我还能看着孙儿长大吗?”时至今日,我仍记得患者乔奶奶伤心无助的情景。当时,乔奶奶左肺一处结节很可能是恶性,多家医院认为需要采用传统开胸手术切除。但患者年龄大,患有冠心病、脑缺血等,手术耐受性差、风险高。着眼这些,我和团队成员制订周密的手术方案,成功实施了胸腔镜精准肺段切除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乔奶奶出院那天,脸上露出了灿烂笑容。

当初,白求恩就是在战地临时搭建的陋室里,完成了一台台高难度的外科手术。如今条件好了,我们唯有奋斗实干,才能不负时代、不负使命。驻点帮扶的几个月时间里,我和团队克服各种困难,相继开展了多项创新技术。

在持续做好为兵服务的同时,我还结合临床诊疗实际,注重加强科研攻关。一次,我接诊了一名气胸患者,得知患者几天前吞咽过一根鱼刺。在胸腔镜辅助下,我发现鱼刺笔直地插在右心室部位的心包上,随着心脏跳动不停摩擦,心室已处于破裂的边缘。最终,我运用微创手术顺利取出鱼刺。

由于病例罕见,引起了同行的讨论。鱼刺为什么会跑到心脏?它到底经历了什么?带着疑问,我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经过反复分析论证,判断这根鱼刺刺穿了食管,在消化道蠕动和血管搏动下,直插心脏。随后,我和团队将案例分析写成论文发表,引起了广泛关注。

曾有人用“战地发明家”形容白求恩——在艰苦的环境下,他就地取材、探索创新,制作消毒药膏、改造运载工具、发明战地输血车……这种智慧和求索的光芒,激励着后来人,也启迪着我。一次,在特殊环境下,我和团队利用薯片桶自制了简易听诊器,它能隔着防护服进行体格检查,不仅经济实惠、避免交叉感染,还可以用来听诊超声设备无法检测到的支气管痉挛。后来,我们撰写的相关研究论文在某顶级期刊刊登。

瞄准目标制订人才发展规划,引入院士专家帮带机制,健全减压减负、服务激励配套措施……近年来,随着文职人员制度持续完善,医院不断加大培养力度,为我们办好事办实事。如今,文职人员做学术、搞科研的劲头普遍更足了。前不久,我有幸入选医院某人才工程,迎来事业发展的新阶段。

“一个医生,一个护士,一个护理员的责任是什么?只有一个责任。那责任就是使我们的病人快乐,帮助他们恢复健康,恢复力量。”在一次次与病魔的交锋中,我的耳边时常响起白求恩的这句话。今后,我将更加努力,撸起袖子加油干,充分发挥自己所学为官兵健康护航。

(覃丽萍、谷一鸣整理)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