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不到,教育还可以这么搞”
这是一次教育创新的具象化呈现。
“想不到,教育还可以这么搞。”
近日,北部战区空军某部组织开展“奋进新时代 奋斗新征程”思想政治教育示教展演。从穿越时空的对话到情境式的表达,从润物无声的交流到慷慨激昂的动员,台上的每一堂课,都蕴含着精心的教育设计。
官兵听完课,什么感受?
“既有意思又有意义。”有人这样回答。
“教育创新不仅体现在形式的创新,更体现在内容的创新。”这个部队领导介绍,前不久机关组织教育调研,他们发现少数单位片面追求形式创新,忽略了教育内容,这样的教育“只有意思却没了意义”。
为进一步推动所属部队思想政治教育推陈出新、提质增效,激励官兵铁心向党铸忠诚、同心奋进担使命,他们立足时代特点,根据形势任务和官兵思想实际,打造了“讨论启发课、情境演绎课、案例分享课、临战动员课、谈心交流课、历史讲述课、栏目对话课”7堂精品示范课,进行示教展演。
▲讨论启发
▲历史讲述
▲栏目对话
记者了解到,为了确保教育示教展演既“有形”又“有料”,此次登台的“主角”,全部是各单位层层筛选而来的。
某机务中队指导员陈龙是其中一员。在平时工作中,他发现中队官兵虽然整体上干劲十足,但难免会有思想波动、情绪低落。思虑再三,他想到了一种润物无声的教育方法:就是在机翼下、跑道边、训练场,以“唠家常”的方式开展谈心交流。如此这般,官兵的“心门”在你一言我一语中就敞开了。这种方法效果很好,机关把其作为示教展演的一项,从台下搬到了台前。
▲谈心交流课
示教展演现场,陈龙以官兵的“烦心事”为切入点,中间穿插身边人身边事加以印证,设身处地为官兵释疑解惑,很快就拉近了教育与官兵之间的距离。
“既盯着教育内容下了功夫,又在方法手段上做了功课,这堂课官兵才听得进去。”宣传干事吴鹏玺看后深有感触。
创新还不止于此。军队只有打仗和准备打仗两种状态,教育也只有进入战位才能凸显地位。这个部队党委立足危局险局,专门打造临战动员课,激发官兵血性胆气,促使官兵临危不惧、向战而行。
示教展演授课中,警卫连指导员宋春吉借助“声光电”技术模拟战场环境,聚焦“短平快”开展临战动员,尽管只有不到4分钟时间,他却用铿锵有力的声音、掷地有声的话语直击人心,鼓足了官兵斗志。
▲临战动员
“听了以后热血沸腾,状态一下就‘满格’了。”官兵们掌声雷动。
“教育的本质是思想的传输,内容才是思想的载体。一堂课能不能吸引人、打动人,关键取决于内容,背离了‘内容为王’这个原则,再好的方式方法也只能是南辕北辙。”据了解,此次示教展演,该部专门聚合骨干力量对授课内容集智打磨,目的就是在守正的基础上创新,通过做强一点,进而带动一片。
于是,一堂堂既吸引人又打动人的精品示范课纷至沓来。
个别年轻官兵“网瘾大”,怎么办?某大队教导员张旭辉给大家支了一招儿,只见他从“及时发现、严格管理、精准引导、正面教育”四个方面分享经验,并总结出一整套“治疗法”供大家借鉴。
“新时代奋斗观”大讨论如何更好开展?大学生士兵宣讲团有办法,他们以“普通一兵”的视角现身说法,大家听起来不费劲、理解起来更深透。
如果这还不“解渴”的话,还有引导官兵传承发扬好革命先辈精神的讲述式教育,演绎“两弹元勋”邓稼先夫妇故事的对话式教育,解构“孤胆英雄”周春福视死如归心理活动的情境式教育等等。
▲情境演绎
好的教育可以启迪人、感染人、鼓舞人、塑造人。与会的各单位政治干部和教育骨干说,教育示范展演全程都很受触动,他们将第一时间将所感所得运用到实践中去。下一步,这个部队还将把教育示范展演成果汇编整理后发至各基层营连,推动教育创新在基层的沃土生根发芽,从“领创”逐步走向“共创”。
作者 | 徐书航
摄影 | 肖盼、杨怀远、席明哲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