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硬的对手,成就过硬的我”
“过硬的对手,成就过硬的我”
■孙铜锴 解放军报记者 彭冰洁
烈日当空,战车引擎轰鸣。第82集团军某旅野外驻训场上,一场车组协同比武即将开始。
分组名单公布,“红三连”二班班长耿绍健笑了——他又一次和“钢八连”的车长段永康“狭路相逢”。
再次和段永康“同台竞技”,耿绍健知道,这又是一场硬仗!
“同年入伍,学习的是同一专业,又同样努力,你们哪能不常在赛场上对阵?”对身边战友所持的这个观点,耿绍健并不认同。因为,他心里很清楚:“两人能常交手,更是因为分别身处三连和八连。”
三连和八连是该旅的两个荣誉连队。这两个连队以前同气连枝,曾是同一个连队,诞生于平江起义,后几经辗转和编制调整分成两个连队,算是“孪生兄弟连”。
从新兵连起,耿绍健就知道了“红三连”和“钢八连”,知道两个连队是响当当的过硬连队。后来,新训结束来到三连,他才渐渐明白了这两个连队为什么一直是过硬连队。
“身后一直有一种力量推着大家往前跑。担心稍有松懈就被八连超过了。”时间稍长,耿绍健就有了这种紧迫感。因为他发现,是否松懈,会很快体现在三连与八连常态化“过招”中。
耿绍健和段永康的进步都很快,因此经常作为各自连队的选手被派出来“对招”。时间一长,两个人有了默契:训练场上出手绝不留情,训练场外则是朋友。
两年前的那次车组协同比武中,耿绍健指挥出现小失误,所在车组错失冠军,让他“耿耿于怀”。
第二年,旅里组织车长专业骨干集训,耿绍健和段永康同时参加。耿绍健明里暗里地加劲,希望“一雪前耻”,没想到,在比拼中再次“惜败”。与段永康一聊,他才知道,段永康也一直在“盯”着他。
眼前这场较量,耿绍健此前有针对性地补齐了短板弱项,志在必得。
随着一声令下,刹那间,训练场上烟尘四起……最终,耿绍健车组以微弱优势夺得胜利。
考核结束走出场地,段永康摘下头盔,向耿绍健伸出手祝贺,但嘴里是另一番话:“下一次,第一名就不一定是你们的了。”
听着战友的欢呼声和掌声,看着段永康转身离开的身影,耿绍健对连长说的那句话有了更深的感受:“过硬的对手,成就过硬的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