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摸清规律中摸清家底
潜力统计调查,是国防动员的经常性工作和基础工程,“潜力搞不清,一切等于零”。得其法则事半功倍,不得法则事倍功半甚至产生负作用。潜力统计调查环节多、链条长,要想提高工作成效、保证数据质量,必须在摸清规律的基础上找出适宜的方法,防止和避免“劈柴不照纹,累死劈柴人”现象发生。
这次深化国防动员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做法,是各级国防动员委员会普遍成立联合办公室。联合办公室由国防动员办公室、军事机关动员部门组成,由地方政府常务副职担任主任,既有利于凝聚军地双方意志和力量,又充分体现了政府的主体责任。大家在实际工作中发现,潜力统计调查凡是由联合办公室赋予任务、组织实施的,各级各部门落实的速度比较快、力度比较大,效果也比较好。因此,今后无论是纵向下达任务,还是横向分解任务,均应注重发挥联合办公室的作用,努力构建上下全程贯通、军地高效对接、左右顺畅协调的工作局面。
理顺关系方能聚力攻坚,研透机理才能克敌制胜。统计是一门学科,潜力统计调查具有一定的专业性。应按照“让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的思路,在提高工作人员业务素养上下功夫见成效。一是要尽量安排掌握统计基本理论、具有统计工作经验的人员指导、参与潜力统计调查,确保这项工作高起点展开、高标准推进。二是要通过出台优惠政策,引导和鼓励工作人员考取统计工作资格证,逐步形成持证上岗的良好氛围。三是要定期开展业务集训,让初次参与这项工作的人员尽快进入情况、进入角色、进入状态。
注重做好“军语”与“方言”的互相转化工作。军地有时对同一事物的描述不尽相同。比如,在反映船舶性能方面有吨位、功率、排水量等数个维度,由于需求不同,军地往往表述各异。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会出现“要苹果给鸭梨”现象。相关部门应注重对潜力统计调查工作进行总结梳理,及时把军用指标转化为地方指标,让行业主管部门准确理解部队需求,一旦有事,确保能够精准动员、精准保障。
实践证明,提高国防动员潜力数据质量,既要靠责任心,更要靠责任制。应把潜力统计调查纳入各地各级党管武装考评内容,与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评先评优,以及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挂钩,激励相关组织与个人把这项工作摆上位、积极抓,切实摸清某一时间段本地区、本领域动员底数,为筑牢国防大厦夯实根基、添砖加瓦。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