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一名“军迷”的成长日记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1:03
导读:一名“军迷”的成长日记 ■本报记者 赵晓菡 “这是我设计制作的新型轻量化战术背心,具有轻便、枪带调节快、防红阻燃等特点……”走进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

  一名“军迷”的成长日记

  ■本报记者 赵晓菡

  “这是我设计制作的新型轻量化战术背心,具有轻便、枪带调节快、防红阻燃等特点……”走进重庆交通大学机电与车辆工程学院实验室,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大二学生黄彦钧向记者介绍自己的研发成果。

  出生于2004年的黄彦钧刚满20岁,参与过4个国家级重点项目的研发,拥有个人专利2项。前不久,黄彦钧作为战术装备研发人员,参加了第十二届中国指挥控制大会暨第九届中国(北京)军事智能技术装备博览会,展示了自己研制的军事战术装备。会展结束后,第二天上午8点,黄彦钧就赶回学校,准时坐在教室里上课。将这一经历以短视频的方式剪辑上传到网络后,黄彦钧随着“00后学生自制战术装备”的词条上了短视频平台热搜榜。在评论区,网友调侃:“你永远不知道,和你一起上‘早八’的瞌睡虫,有可能是刚从会展赶回来的‘武器大师’。”

  “我从小就喜欢看电影,尤其是一些科幻片,看着那些先进的机器装备,就想着以后自己能不能做出来。”黄彦钧告诉记者,出于好奇,他初中时便去废品收购站拆电路板研究,尝试制作各种电子产品。读初中时,创新课老师张志荣发现了他的特长,推荐他参加各类科技竞赛。后来,黄彦钧相继获得全国青少年科学素养大赛一等奖、第十六届宋庆龄少年儿童发明奖重庆市评选活动金奖等,并入围重庆市青少年创新人才培养雏鹰计划。

  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进入大学,黄彦钧除了完成学校的课程外,还自学了机器人学、电机学等专业知识,设计并制作了穿戴式下肢外骨骼辅助行走机器人,申请了实用新型专利。“我从小就非常敬佩钱学森和邓稼先,希望自己也能像他们一样,利用自己的专业特长,为国防建设出一份力。”黄彦钧说。

  作为研发者,黄彦钧将自己的装备成品及制作过程短视频发布在网络平台,收获了一大批“粉丝”。其中有一条内容为“兽装控制器”研发与展示的短视频,让他火出了圈。记者在实验室看到,“兽装控制器”的成品以狼、虎等动物形象为设计原型,形似头套,不仅眼睛能跟随目标的移动而移动,耳朵也能根据声音作出相应反应。据了解,这套“兽装控制器”从绘画建模到设计处理器主板,都是黄彦钧独立完成的,外形酷炫且科技感十足。“研制过程中,我主要运用脑电波抓取算法完成生物仿生学眨眼,搭载了目标识别与视觉系统,头套里还装有换气系统,让人穿上也能行动自如。”说起自己的得意之作,黄彦钧滔滔不绝。

  “去年大二刚开学不久,我妈还发消息劝我,要搞懂自己的主业是什么。”黄彦钧说,今年4月,他以某单位战术装备研发人员的身份赴某训练基地,参加国防军事频道节目录制。节目播出后,黄彦钧的父母意识到儿子并不是不务正业,便鼓励他“坚守初心,为保卫国家贡献力量”。

  “为了自己的热爱,我知道自己执着地付出了多少努力。放眼荆棘磐石之外,轻舟已过万重山。”前几天,黄彦钧又发布了一条短视频,并配上了这段文字,“算是对自己的鼓励吧。”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