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入深海
潜入深海
■夏泽华 曹东南
金色的晨晖铺洒大海,沙鸥掠空翱翔,惊起一片浪花。海平面下,水越深,光线越暗。深水之中,一艘潜艇静默地悬浮着。
一
潜艇中,二级上士李镇整理着从舷杆上取下的军旗。他小心地将旗面叠放平整,放入专用的收纳袋中。看着手中的军旗,他不禁回想起自己在新兵连时的一个清晨。
那天,刚参加完升旗仪式的新兵们走在码头旁的主路上。经过一艘潜艇时,他们发现这个本该升旗的清晨,军旗却在潜艇上缓缓下降。
班长向他们解释:“收起军旗说明他们即将下潜。”班长个子不高,腰板挺得笔直,说话中气十足。10多年来,他在陆地和水下的时间几乎是对半分的。在李镇印象里,班长特别喜欢晒太阳。休息时,总能看到班长坐在宿舍南面的台阶上,眯着眼感受和煦的阳光。他知道,那是因为潜艇里环境幽闭,有时候任务时间长,很多天都不见阳光。
刚上艇时,李镇很不适应。潜艇的每一个舱段之间有水密门间隔,这让高个子的李镇有时直不起腰。舱室狭小拥挤,他低着头,弯着腿,时不时还是不免磕磕碰碰。
一次,潜艇在海上开展训练。警报铃声骤然响起,全艇官兵立即进入战备状态。由于“火情”较大,浓烟弥漫,相邻舱室的支援小组成员迅速穿戴好防护服,飞快穿越一道道水密门,奔赴故障点位。李镇紧跟在前一名战友身后,但身着防护服,视野受限,行动起来更加不便。跨越水密门时,他一下子磕到了膝盖。
班长排在队伍最后,等李镇进入故障舱室后,他以水密门上方的把手为支点,双臂弯曲,腰腹发力,两腿前跃,灵活地“滑”进舱室。李镇看得目瞪口呆。最后,班长关紧厚重的门盖,完成封舱。
“火情”得以有效控制,然而整个行动并没有达到考核要求。讲评时,李镇不敢抬头,他知道自己动作太慢了。
讲评结束后,班长并没有责怪李镇,而是对他说:“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式入门,潜艇兵心中有方圆,通过这扇门需要技巧,更需要良好的心态。”
在潜艇上,一个流畅过门的动作可以节约零点几秒。时间虽短,但紧要关头可能决定成败。李镇暗下决心,自己绝不能耽误这零点几秒。在密闭的空间里,他将这个简单的动作练习上百遍。渐渐地,他感觉到自己熟悉了潜艇。他像一条鱼潜入深海,穿行其间游刃有余。
二
“深海世界是什么样的?”声呐兵张冲初中时读到凡尔纳的《海底两万里》,就憧憬着有一天可以在潜艇里通过舷窗看到深海世界。那些珍奇的鱼类和闪闪发光的海底生物,无数次出现在他的梦里。直到成为潜艇兵,上艇参观后,他才发现潜艇并没有窗户。
在专业介绍中,张冲了解到,潜艇在黑暗中潜行,靠的是一双“顺风耳”。 “听音判型”是声呐兵的看家本领,优秀的声呐兵往往能听到常人难以觉察的细小声音。
张冲第一次出海听音时,感觉海里的噪声远比音频库里的声音复杂,每种声音都似曾相识,却难以分辨。
许多个夜晚,张冲躺在吊床上,心情失落。他觉得自己没有天赋,也许不是当声呐兵的料。
“耳朵没有磨出茧,证明你听得还不够多。”老技师对张冲说,“天赋固然重要,但苦练更加可贵。”
老技师让张冲加大训练难度,将多种噪声同时播放,模拟水下的声音。此后,张冲总是随身携带着频谱本,不断积累经验,让自己逐渐适应噪声、分辨噪声。
潜艇再度出航,战位上,张冲戴上了耳机。海洋世界仿佛通过声音刻画在他的脑海里。突然,一阵微弱的噪声被张冲捕捉到——这也许是“敌人”正在附近。
张冲果断报告:“发现不明噪声信号!”艇员们立即奔向战位,做好战斗准备。
那阵噪声若隐若现,似乎转瞬即逝。
究竟是什么在潜艇周围潜伏?张冲紧扣耳机,凝神屏气,试图从海浪声、海洋生物和各种舰船的噪声中搜寻对应的噪声信号。
很快,他侧过头报告:“报告艇长,发现舰艇目标!”艇员立即展开一连串战术机动,奔赴目标海域……
那天晚上,张冲躺在吊床上闭着眼,又想起了《海底两万里》。深邃的海洋世界在他眼前浮现,五彩斑斓的鱼群游弋,黑暗之中,还有很多他未曾见过的神秘生物。
他终于用耳朵清楚地“看见”海洋了。
三
潜艇下潜之后,艇员们会有一段时间无法和家人通信。
一级军士长叶晓勇的床头柜里放着他与爱人、孩子的合照。每一次远航前,他的妻子陆小琴都会默默把照片放进他的行李包中。她不问丈夫的去处,只是叮嘱他保重身体。
那年夏天,叶晓勇正在执行任务。而陆小琴在送孩子上学的路上遭遇车祸,右肩粉碎性骨折,需要立即住院进行抢救。紧急关头,她强忍疼痛,一边牵着5岁的女儿果果,一边艰难地拨通丈夫出海前留给自己的战友电话。
艇员队里,留守在岸港的战友习颂接到了电话。了解完大致情况,习颂立即向支队报告,随后开车赶往医院。医院里,陆小琴已经陷入昏迷。果果一见到习颂,便扑在他怀里哭:“叔叔,妈妈还能不能醒来?”
习颂抱起她,连声安慰。他赶忙为受伤的陆小琴办理住院手续,又和交警商议事故处理方案。手术顺利完成,习颂买了牛奶、水果和日常用品放在病房,将医生叮嘱的康复建议一一记下。安排妥当后,习颂将果果送回了家属院。
叶晓勇训练结束的那一天,手机刚有信号,一条条消息便蜂拥而至。叶晓勇这才知道妻子出意外了。他连忙赶回家中,看到妻子右臂打着石膏,不禁鼻头一酸。陆小琴向他讲述了习颂的帮助,他这才放下心来。周末,叶晓勇做了满满一桌菜,向习颂表达感谢。习颂腼腆地笑着说:“咱们都是潜艇兵,家里有事当然要互相帮助。”
无需多言,大家把情义装在心里,像是隐入深海的潜艇,用深沉的爱指引着方向。
又一个清晨,晨晖洒在海面,留下一片波光。潜艇在薄雾中解缆起航,艇员们肩负使命,破浪远航……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