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坚要有“五不倒”精神
攻坚要有“五不倒”精神
■何武涛
7月9日,中央军委在京隆重举行荣誉称号颁授仪式。习主席向获得“模范火箭炮兵连”荣誉称号的陆军某旅一营二连颁授奖旗。
这个从战火硝烟中走出的英雄连队,先后参加塔山阻击战、金城战役、炮击金门等战役战斗。打下这么多大仗硬仗,靠的正是一股不惧艰险、不畏困难的精气神。80余年披荆斩棘,连队“奋战再久累不倒、险阻再多难不倒、对手再强打不倒、任务再重压不倒、环境再苦吓不倒”的“五不倒”优良传统始终赓续传承、历久弥新。
今年是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攻坚之年,全军上下一派“千帆竞发百舸争流、战鼓催征只争朝夕”的火热景象。然而也要清醒地看到,攻坚路上不可能一马平川,总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沟沟坎坎”。如何直面“难事”,考验的是定力、耐力、智力。少数同志缺乏“赴难”的勇气,遇见困难不敢面对,碰到“硬茬”退避三舍;有的缺乏“克难”的意志,顺风顺水满心欢喜,稍遇阻力裹足不前;有的缺乏“解难”的招数,平时不愿学习思考,遇难遇险束手无策;有的缺乏“担难”的胸怀,于己有利大包大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有的缺乏“攻难”的定力,三天打鱼两天晒网,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这些畏难心态是强军征程的“拦路虎”,也是攻坚之路的“绊脚石”,必须坚决克服。
攻坚要先攻“精神之坚”。世上难事的“最难之处”,往往是在心里,保持一颗克难攻坚的心,有时比攻坚本身更重要。“八一勋章”获得者马伟明,早在41岁就成为中国工程院最年轻的院士。多年前,他瞄准了一项国际尖端技术。有人劝他,“一个世界级科技大国历时20年都没有取得成功的科研项目,为啥还要强攻硬上?你已功成名就,千万别毁在这个项目上”。但马伟明认定,中国需要这项技术,无论遇到多大困难,都要做下去。正是凭着这种攻坚精神,他带领团队攻克了技术难题,在一些尖端技术上实现了突破。
其实,不论是院士还是战士,在攻坚的问题上,道理都是相通的,攻坚总是与困难相伴,千难万难,畏难才是真难。从本质上来看,很多所谓“难事”,也并非真的难,而是因为没有尝试过,思想上有一种对未知的恐惧感。攻坚路上,只要抱着必胜信念,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就能踏平艰难险阻,到达胜利彼岸。
成功大多长着一副“困难外表”,披着一层“危险外衣”。攻坚路上,只要我们脚踏实地、躬身实干,就没有过不去的“火焰山”,没有挑不动的“千金担”。置身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强军浪潮,每名同志骨子里都应有一股“五不倒”的劲,迎难而上、克难攻坚,确保如期复命、务期必成。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