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不止步方能不断进步
●永不止步者必有所进,不懈奋斗者终有所成
前不久,国家航天局在京举行探月工程嫦娥六号任务月球样品交接仪式。经测量,嫦娥六号任务采集月球样品1935.3克。这是人类探测器带回的首份月球背面样品,我国探月工程取得又一次历史性突破。
从嫦娥一号拍摄全月球影像图,到嫦娥四号实现人类首次月球背面软着陆;从嫦娥五号带着月球正面月壤胜利归来,再到嫦娥六号成功实现月背“挖宝”……中国航天人一次次攀登高峰、刷新高度,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未知事物不懈探索,从而一次次突破已知、获得新知,积蓄更多登高望远、开拓前行的力量,不断抵达未知之境。正所谓,“山再高,往上攀,总能登顶;路再长,走下去,定能到达”。新征程上,我们要向中国航天人学习,无论取得多么大的成就,到达什么样的事业高度,都始终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执着韧劲、“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壮志豪情,不满足、不懈怠、不止步,不断向未知领域发出挑战,向更高山峰发起冲锋,不断闯出新天地、创造新业绩。
永不止步就要昂扬奋进不满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的袁隆平院士常跟人说,我的个性就是总觉得不满足。钟南山院士也曾寄语青年学子,在工作中要学会不满足现状。两位院士的话语告诉我们,一个人只有不满足于既有成绩,才能持续迸发内生动力,在拼搏进取中推动事业“更上一层楼”。相反,如果满足于现状、贪图安逸,取得一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忘乎所以,很容易丧失前进的动力,止步于已有的事业成就,很难“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永不满足,体现的是一种事业为重的责任心,一种敢为人先的进取心,一种超越自我的自信心。强军征途上,广大官兵绝不能自我满足、松劲懈怠,更不能躺在功劳簿上停滞不前,要敢于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主动接受未知的挑战和风险的考验,不断站上新的起点,斗志昂扬再出发,必将迎来一个全新的自我,走出精彩的人生道路。
永不止步就要直面困难不退缩。探索未知的过程,很少能够一蹴而就、一帆风顺,总是要历经千辛万苦,甚至千难万险,才有可能峰回路转、柳暗花明。其间,很多人都要经受难以想象的“一番寒彻骨”。面对前进路上的磨难,面对无法预知的结果,如果耐不住寂寞、忍不住煎熬,一旦打起退堂鼓,就可能前功尽弃、功败垂成。从入选我国首批航天员到圆梦天宫,邓清明20多年的飞天之路告诉我们,永不言弃、永不退缩者终会梦想成真。事实证明,永不退缩的背后,是坚如磐石、毫不动摇的决心,是坚忍不拔、永不服输的意志,是锲而不舍、一往无前的执着,这也是革命军人应有的职业精神。军旅人生,本身就是一个不断坚持、不断突破的过程,涉滩之险、爬坡之艰、闯关之难时常会不期而遇。只要始终保持必胜的信心,遇到挫折不气馁、不放弃,面对困难不低头、不退缩,做到“千磨万击还坚劲”,必能经住考验、踏平坎坷、走向胜利,领略到“一览众山小”的美景。
永不止步就要脚踏实地不漂浮。世上没有一步登天的捷径,事业的高峰总是由无数平凡的沙砾堆砌而成的。国防科技大学气象海洋学院某研究所研究员张卫民30多年如一日潜心研究、默默奋斗,和团队一起攻克了多项关键技术,先后研制出多个大气海洋数值预报系统。从无数强军先锋的奋斗人生可以看出,如果一个人心浮气躁、眼高手低,必然蹉跎岁月、空留遗憾。只有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一步一个脚印扎实前行,才能不断攀上事业的新高峰。当前,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正处在攻坚期,广大官兵应当牢记“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道理,既仰望星空更脚踏实地,既走在前列更干在实处,坚持把心思精力聚焦到中心任务上,把建功立业落实到本职岗位上,在踏踏实实干好每一项工作、扎扎实实完成每一项任务中,推动部队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我们置身的时代,是一个活力迸发、催人奋进的时代,是一个乘风破浪、大有可为的时代。永不止步者必有所进,不懈奋斗者终有所成。我们要时刻保持冲锋的姿态,不做不思进取的懈怠者,不做原地踏步的徘徊者,敢于挺进新领域、探索新路径、突破新瓶颈,让事业之舟不断抵达未知之境,走向崭新未来。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