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当小城“地下清道夫”
江苏省泗洪县市政下水道疏通大队获评“宿迁市优秀退役军人集体”——
甘当小城“地下清道夫”
■梁广伦 本报特约通讯员 万东明
“进入汛期以来,我们全体队员加班加点,每天在井下作业近12个小时,把城区下水道和窨井都清挖一遍,并对积水路段进行重点疏浚,确保汛期城区排水畅通……”
7月15日晚上10点,江苏省泗洪县城萝卜李路,市政下水道疏通大队副大队长、老兵高月军带领队员正对当日最后一个窨井进行疏通。钻进2米多深的窨井,高月军借助头灯的光亮,挥动铲子麻利地清理砖头、石块、淤泥,然后将铁桶举过头顶,由地面的同事用绳子拽出井口,再倒入垃圾车内。
“目前,新城区已使用专业机械设备进行清理。老城区建设较早,管道较为狭窄,设备施展不开,且有的旧街小巷,清理车开不进去,得靠人工疏通。”高月军说,“我当兵13年,退役后来到下水道疏通大队,一干就是27年。尽管距离退休只剩不到1个月了,但我得站好最后一班岗!”
泗洪县市政下水道疏通大队组建于1995年,承担着城区500公里长的下水道和近3万个雨污窨井的清挖、疏浚和维护管理任务。目前,该大队共有20名队员,其中退役军人15人,因工作任务较为特殊,他们平时几乎没有假期。多年来,不论严寒酷暑、刮风下雨,他们始终坚守工作岗位,用辛勤劳动保障城市的正常运行。
和高月军一样,今年58岁的队员赵吕军也是一名退役军人。他告诉笔者,学校、小区、菜市场和小吃街这些人口密集的地段,清理频率很高,平均一天要清理10个井口。“即便是寒冬腊月,清理完一个窨井,衣服也都湿透了。”赵吕军擦了擦头上的汗,笑着说。
地下管网不仅环境恶劣,危险隐患也很多。一年夏天,县城餐饮一条街一处下水道堵塞,污水四溢。为尽快完成疏通任务,现场带队的一班副班长、退役军人祖方第一个跳进污水中,用铁锹铲、用手掏,清理出不少玻璃碴、竹签等垃圾。等疏通完回到地面,祖方腿上、手臂上满是划痕,其中一处伤口缝合了5针。“当时只顾埋头干活,根本不知道受伤,也没感觉疼。”祖方回忆说。
从拉着板车运送污水到驾驶清污车抽取、处理,从事清挖工作几十年,高月军与队友们见证了城市的发展变化,也赢得了市民的认可和赞誉。疏通大队先后被授予“工人先锋号”“宿迁市优秀退役军人集体”等荣誉。
戎装虽脱,本色不改。当被问及干这一行是否会有心理负担时,高月军笑着说:“工作没有高低贵贱之分,脏活累活总要有人做。每当一处管道被疏通,看到群众欣慰和感激的眼神,我们就觉得浑身充满干劲,我们愿意成为这座小城的‘地下清道夫’。”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