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役军人韩军筹建红色展馆:为了红色印记不褪
退役军人韩军筹建红色展馆——
为了红色印记不褪色
■谭永军 本报记者 刘宝瑞
手机响了,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库伦旗退役军人韩军收到一条短信。
“参观库伦旗红色记忆展览馆后,我收获很大。感谢您多年来为收集革命文物付出的努力!”发短信的是几天前的一名参观者。两年多来,韩军收到过很多这样的短信。
今年55岁的韩军,是红色记忆展览馆的负责人,于2021年建成展览馆,将30多年来收集的革命文物悉数展出。令人欣喜的是,这个坐落在库伦旗库伦镇银沙湾、位置偏僻的展览馆,很快因展出珍贵的历史资料图片和实物,成为当地热门的“红色打卡地”。
“与红色文物结缘,是受父亲影响。”韩军说,父亲是老党员,从小耳濡目染,让他对党史军史、革命文物背后的故事十分感兴趣。
1989年,20岁的韩军参军入伍,服役于武警某部。由于政治素养高、文字功底好,韩军被安排担任文书,因工作需要,逐渐养成收集整理党史军史图片和文献资料的习惯。
1991年,韩军退役返乡,在库伦旗粮食局办公室担任文秘。期间,他阅读了大量党史军史书籍。“越深入了解党的历史,越能感悟党的伟大,越希望收集更多承载历史的革命文物。”韩军说。
多年来,只要听说哪里有革命文物,韩军就立刻打起十二分精神,匆匆赶去“淘宝”。他常年奔波于东北、华北、华中等地的旧书摊和旧货市场,寻访有参战老兵的人家,行程上万公里,共收集20世纪50至80年代期间的老照片、老报纸等资料和老物件7000余件。
“收藏不是目的,关键是让藏品发挥作用。”2019年,在内蒙古自治区博物院、内蒙古民族大学等单位和库伦旗军地有关部门支持下,韩军筹划创建库伦旗红色记忆展览馆。
布设展陈时韩军发现,一件记录左权将军移灵河北省邯郸市晋冀鲁豫烈士陵园的印刷品上,一名烈士的名字“查茂德”被写成了“孟鸿德”。“这是大事,容不得模棱两可。”第二天一大早,韩军驱车100余公里赶到通辽市,当面向市委党校专家请教,最终,核准了烈士姓名和事迹。
2021年,展览馆建成开放,吸引不少周边省市的游客前来参观。韩军不仅担任义务讲解员讲述革命历史故事,还自学视频拍摄剪辑技术,制作革命文物短视频进行发布,吸引大量粉丝。大家纷纷留言:“讲得通俗易懂,点赞”“记住了历史,也记住了你的付出”……
据统计,2023年,展览馆接待参观者达2万余人次。收集革命文物、讲述文物背后的故事,已成为韩军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谈起今后的打算,韩军说:“我将继续收集更多的革命文物,扩大展陈规模,让更多人了解我党我军的光辉历史,决不让红色印记在我们这代人手中褪色。”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