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军营,续写真挚的爱”

陈浩然进行驾驶训练。温 馨摄
“重返军营,续写真挚的爱”
■海军航空大学某场站场务连中士 陈浩然
“选择军营,成长就有了丰饶的沃土。”二次入伍、兵龄6年的我,对此有着更深的感触。
数年前,由于单位编制体制调整改革,选改军士的名额缩减,我没能如愿留队。从空军航空兵某场站警卫连退役后,我心中始终觉得有些遗憾,感到空落落的。
有一次,一则有关老部队的新闻报道登上屏幕,我看得入了神,脑海中不断浮现营区的一草一木、空中振翅的战机、并肩作战的战友……那一刻,想再穿一次军装的念头发了芽。
后来,我在社区担任征兵志愿者,一次将“趁青春风华正茂,穿军装无上光荣”的宣传横幅贴在宣传栏上时,我心中又泛起涟漪。忙完回到家,我翻出退役时的合影,脑海里不断浮现卸下领花和肩章时的场景。
离开军营,体能明显滑坡,生活不够规律,工作使命感荣誉感有所下降……“军营是我向往的地方,我要再穿一次军装。”想到这里,我下定决心,要重返军营,续写这份真挚的爱。
“你姥姥身体不好,家里正是缺人的时候,你在家还能帮帮忙”“当初入伍时我们支持你,现在你也在部队锻炼过了,没必要再去一次”……当时,父母都不太支持我二次入伍,但姥姥鼓励我:“你长大了,去做自己喜欢做的事,不要留遗憾。”这坚定了我的选择。
再次穿上迷彩服,胸前戴上大红花,我心里既有久违的激动,也有对未来的忐忑。
下连之后,我被分配到了海军航空大学某场站场务连。从“天空蓝”换成“浪花白”,从警卫连到场务连,面对身份和岗位转变,我告诉自己:“只有平凡的岗位,没有平凡的使命。”
下连伊始,我觉得自己有老兵的底子,就算岗位业务没有接触过,应该也能很快胜任。连队战友也对我“高看一眼”,认为二次入伍战士基础更扎实、进入状态更快。
可没承想,新岗位需要掌握抢救、驾驶、消防等多项专业技能,工作和训练节奏加快,很多新课目都是边学习、边训练。我一时难以适应,但又有些放不下“老兵”的架子,遇到问题不愿主动向战友请教。
一次阶段性训练考核,需要在最短时间内穿戴好装具、安装好设施,并前出救援。我当时一心求快,装具穿戴不符合要求,最终成绩被判为“不合格”。
这让我很是难堪。为了证明“老兵”实力,我在训练中不断给自己加压,可是一段时间下来成效并不明显。
“新老岗位差别大,不能急于求成,要摆正心态从零开始,扎实学习新本领。”眼见我不得章法,班长董鑫找我谈心,“过去的经历不代表现在,要放下思想包袱,重新站在起跑线上。”
“因为是二次入伍,大家都对我期待甚高,可我能不能担得起这种期待呢?都说一代更比一代强,我又能不能比前辈更强?”走在营区,我思绪万千。此后,我开始端正心态,虚心听取干部骨干建议,认真审视分析自己的短板弱项,制订补差训练计划。
在训练中我逐渐认识到,只有平时多练一手,本领过硬,危急时刻才能底气更足。那段时间,我的作训服几乎没干过,一道道汗渍勾勒出奋斗的痕迹。
一次,某车间突发火情。接到通报,我和值班室战友迅速前出至指定地点展开操作,很快消除险情。“假如当时风向突变,我们有没有更好的处置办法……”事后,我和战友一起开展复盘,“要从每一次任务中汲取经验教训,紧盯未来战场练就过硬本领。”
如今,经过任务历练,我已逐渐成长为一名业务骨干。二次入伍后的这几年,我见证了一批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从这里走向远海大洋,身上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愈发强烈。
前不久,老单位一名战友打电话问我:“二次入伍后不后悔?”
“只有感恩,何来后悔!”我对他说,“以前总觉得军营很小,现在觉得军营很辽阔,每一个平凡的战位,都是我们成长成才的舞台。”
(温馨、本报记者刘宝瑞整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