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铁岭军分区:一次救助行动催生一项机制
辽宁省铁岭军分区全力解基干民兵后顾之忧
一次救助行动催生一项机制
本报讯 李卓晗、唐廷磊报道:前不久,一直为孩子治疗费焦虑的辽宁省铁岭市基干民兵李士海,从铁岭军分区领导手中接过一笔救助金。这是该军分区建立基干民兵救助保障机制后,发放的第一笔救助金。
前不久,正在该市民兵训练基地参加封闭集训的李士海突然接到爱人电话,说儿子出现头痛症状。而此时,民兵备勤训练进入关键阶段,作为教学骨干,李士海担心自己离开会影响分队训练成绩,便让妻子带孩子先到医院检查。
谁知,沈阳一家大医院初步诊断为头部室管膜瘤,属恶性肿瘤,医生建议到北京大医院住院治疗,治疗费用高昂。突如其来的噩耗,让这个普通家庭陷入困顿。李士海的爱人没有工作,全家仅靠他一人的工资维持生计,高昂的治疗费用让一家人一筹莫展。
军分区领导得知情况后,第一时间研究解决办法,一方面安排专人负责跟进协调解决孩子治疗情况,另一方面发动干部职工、文职人员、专武干部及民兵捐款。
“基干民兵来自各行各业,生活工作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是我们的应尽之责。”该军分区党委一班人决定建立一项管长远的帮扶救助机制,解除基干民兵后顾之忧。
经过深入调研,该军分区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统筹军地资源,利用社会组织和企业的力量,建立“1+1+N”救助机制。即在基干民兵及家人遭遇重大变故需要救助时,先由军分区、人武部给予帮扶,并协调地方党委政府出面解决实际困难,同时发动网络第三方平台以及地方企业开展“筹款”“义捐”等活动。
与此同时,他们结合军分区年初开展的“铁岭雷锋兵 建功新时代”专题教育实践活动,建立民兵救助专项基金,采取“个人申请、逐级审核、公开公示、及时发放”的办法,用于帮助遭遇困难需要经济救助的基干民兵。
李士海是首个受益者,他的这段经历让基干民兵实实在在感受到组织的温暖,进一步激发了训练热情。在刚刚结束的演训比武考核中,该市民兵先后有9人被评为“练兵比武优胜个人”,1人被评为“四会”教练员,4项课目演练考核获得全省第一名。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