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军报特别策划丨开学第一课 校园战味浓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23:54
导读:各校富有浓郁军味、独特战味的“开学第一课”,开启了学员们全新的学习之旅。 当阳光明媚的座座校园,传来学员们的琅琅书声;当硝烟弥漫的演训场上,穿梭着学员们的矫健身影

  开学第一课 校园战味浓

  又到一年开学季。各校富有浓郁军味、独特战味的“开学第一课”,开启了学员们全新的学习之旅。

  当阳光明媚的座座校园,传来学员们的琅琅书声;当硝烟弥漫的演训场上,穿梭着学员们的矫健身影,我们感受着学员们新年度澎湃的青春脉动。

  对于学员们来说,军校课堂,蕴藏着他们对军旅的感知、对能力的渴求、对未来的期盼,更标注着他们别具一格的青春印记。

  今天的课堂,离未来战场的距离有多远?离梦想的距离又有多近?军校课堂没有固定的形式,只有胜战的追求。从丰富多彩的“开学第一课”中,我们看到,匠心独运、精心设计的军校课堂,一头连着学员,一头连着部队;一边响应时代,一边呼应未来。

  今天,请跟随我们走进菁菁校园,一起去感受那里跃动的活力、火热的青春……

  坐标:海军潜艇学院

  课目:10米潜水训练

  “向下也是一种飞跃”

  ■徐梦函 高 密

  深不见底的潜水池泛着幽幽蓝波,排尽了空气的橙色潜水服紧贴着自己的皮肤,学员聂炳强淡定地站在池边,等待命令。  

  海军潜艇学院学员聂炳强潜入水中。陈 勇摄

  “下水!”闻令而动,聂炳强顺着扶梯向下,身体很快全部浸入水中。随后,一个个同样身着潜水服的战友也接连下水。

  2月下旬,开学第一周,海军潜艇学院初级预选士官班学员迎来潜艇脱险训练第一阶段——10米潜水训练。聂炳强没想到,新学期第一门课就是潜水,而且难度系数直接拉到“满格”。

  别看聂炳强现在完成10米潜水训练游刃有余,不久前,他还是一个看见潜水池就打怵的人。

  这名来自内蒙古的小伙子,入伍前从未见过大海。他万万没想到,虽然自己渴望成为守护海疆的“水下蛟龙”,但第一次看到幽深的潜水池,身体竟然不受控制地微微发颤。

  “你尽管放心,只要按照平时陆地训练时的要求和方法来,绝对不会出现问题!”区队长王振华看出聂炳强的紧张与犹豫,连忙上前加油打气,“你瞧,教员和战位长都在,就连咱们的老军医都在目不转睛注视着你!”

  听了区队长风趣的话,看到战友们纷纷投来鼓励的目光,聂炳强忐忑的心缓和了一些,硬着头皮下了水。

  往下,再往下,池水渐渐没过头顶……那节课的任务相对简单,只需要潜到水下2米。聂炳强的动作格外缓慢,完成质量明显落后于其他人。

  课后,聂炳强决心给自己加码补课。当晚,他就把一个又大又深的铁盆装满水,穿戴好呼吸管,一次又一次把头埋进水里,体会“大海的味道”。

  “克服恐惧的办法就是直面恐惧!”在隔日水下6米的训练任务中,为了帮助聂炳强摆脱心理障碍,教练员徐静波让他强迫自己向下看,心里默念动作要领。

  “我下到6米了?”出水后,聂炳强还有些忐忑。徐静波告诉他:“你成功了!”

  当初,和聂炳强同样苦恼的还有学员童健园。6米潜水课时,第一次训练因准备不足,面罩发生了渗水,刚入水的他紧张狼狈地拉了应急信号。这次中途上浮让他对后续训练产生了心理阴影,迟迟不敢下水。

  “每名艇员必须脱险训练合格!”抬头看着潜水训练室里的大标语,童健园横下一条心,潜水都不会还当什么潜艇兵?终于,克服了心理障碍的童健园再次挑战时不但顺利完成6米潜水,还申请了10米深度。他成功了。

  “每一米都要沉稳,每一步都要踏实。向下也是一种飞跃。”眼看着又一批学员顺利通过脱险训练第一关,徐静波高兴地说。

  坐标: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

  课目:远程火箭炮新战法研讨

  “隔屏也能闻到硝烟味”

  ■廉 鑫 张国强

  “锁定目标,放!”

  听到发射口令,学员刁兴宇习惯性地屏住呼吸。  

  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校区教员王磊(左二)在部队调研。作者提供

  只见多发远程火箭炮瞬间直冲云霄,朝目标呼啸而去。不多时,炮弹击中阵地,激起层层烟尘……

  开学第一课,陆军炮兵防空兵学院南京校区,战术教研室副教授诸葛锋为学员们精心准备了这样一组“带着硝烟味”的教学视频。

  原来就在两天前,诸葛锋才刚刚从齐鲁大地某综合训练场返校——这个寒假,诸葛锋是在部队度过的。他跟随团队深入演训一线开展调研,挖掘研究课题,并将一项最新的远程火箭炮战法带到了课堂上。

  让诸葛锋备感欣慰的是,这次他把部队战术战法带回来,学员们反响竟会如此强烈,现场就展开了“争鸣”。

  课上,诸葛锋用拓展视频、模拟动画等手段进行讲解设计,并结合自身研究课题,抛出“如何用防空兵为炮兵群行军梯队提供对空掩护”问题,启发学员们自主思考、展开讨论。

  “隔屏也能闻到硝烟味。”思想火花被“点燃”后,课堂瞬间刮起“头脑风暴”——

  “未来联合作战,联合的重心‘下沉’是一种趋势。”学员刁兴宇曾在远程火箭炮营模拟进攻战斗行动中担任营长,对此有过思考。听完教员讲解,他抢先在互动环节发言提出“将部分防空力量编入行军梯队,实施伴随防空掩护”的方案。

  “防空力量应当坚持集中使用的原则,‘撒胡椒面’是战场大忌!”刁兴宇话音刚落,学员惠雪军当即进行反驳,并提出“预置阵地、集火使用”的设想。

  学员们你一言我一语,各抒己见,互不相让。诸葛锋适时进行“导调”:“大家说的都有一定道理,那能不能对你们的意见再进行一次‘整合’?”

  “我知道了!”学员王润鑫迫不及待抢答,“全程伴随作战,灵活机动但威力不足;完全分离作战,火力优势明显但灵活性不足。那么,我们是否可以在行军梯队易遭敌空中袭击的路段实施定点防空?”

  诸葛锋点点头:“这是个不错的建议,下次咱们到部队可以‘试验’一下!”学员们笑声爽朗,爆发出热烈的掌声。

  诸葛锋所说的“试验”,并非玩笑话。该校区坚持教学科研与部队需求挂钩,每年都安排教员学员奔赴演训一线交流调研,把练兵经验融入课程体系。

  诸葛锋告诉大家,开学第一课只是“预热”。今年,学院将统一组织炮兵防空兵两个专业学员开展一场跨越千里的实战化演练,全面检验学员指挥能力、教员教战研战能力、演训组织保障能力。那里,才是学员们争相发挥才能、展示本领的“主战场”。

  看着屏幕上生动呈现的炮弹轨迹,学员们对接下来的“战场亲历”满怀期待。

  坐标:空军军医大学

  课目:模拟“主管医师”参加教学查房

  “主管医师”出诊

  ■王运璞 于 进

  熄灯后,躺在床上的空军军医大学基础医学院学员李雅菁脑中仍在“过电影”。

  “综合来看,我觉得应该给患者积极排查房颤。”下午,李雅菁当着众多学员、教员的面,思考再三说出会诊意见,转头看见指导教员脸上露出笑容。她终于松了一口气,赶紧用手擦去额头上的汗水。

  新学期开学,李雅菁和同学一早赶到医院,准备跟着教员刘兵去查房。没想到,刘教员当场宣布:新学期第一课,我们来一次“翻转课堂”,给你们半天时间,全部以“主管医师”身份参加教学查房,独自进行问诊查体,进行病例会诊。

  第一次当“主管医师”,学员们兴奋之余,更多的是满满压力。  

  空军军医大学学员作为“主管医师”在分析患者病例。作者提供

  “以前看着教员‘望闻问切’没觉得有多难,这一次需要独自制订诊疗方案,才发现有多不容易。”第一次当上“主管医师”的学员王建钢深感能力上的差距。

  与患者面对面问诊,听着患者自述心慌、心悸、胸痛等不同病症,王建钢眉头越皱越紧,脑子里所学知识不听使唤地“搅成了一团”。

  套用书本知识,几分钟口述诊断,王建钢出了一头汗。病例会诊中,因为紧张,他仅从单一角度分析了病患病因。“不过关,你没有思考不同症状间的因果关系。”教员的点评,让王建钢惭愧地红了脸。

  课后,王建钢专门把今天的感受写成日记,用来警示自己,激励自身加强横向思维锻炼。

  学员刘超是这次半日“主管医师”中表现最好的一个,他的体验也最独特。

  在某病例分析中,刘超敏锐地在同学中第一个找到了诊治线索。但在之后的查体问诊中,任凭他绞尽脑汁也没能找到患者真正的病因。直到模拟科室会诊上,他听到同学李雅菁的会诊意见才恍然大悟。

  “这要是我独自面对可怎么办啊?一个人思考总有疏漏,大家一起攻关才能更客观地掌握情况。”刘超说,一名合格的“主管医师”,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判断,还要具备举一反三、团结协作的能力。

  军队医务工作者,是医者,更是战士。这次特殊的“翻转课堂”,让学员们在“承压”中感受到使命的光荣,学员蒋钊信说:“白衣执甲,服务战场,服务军民,要靠本领说话。今天苦练真本领,明天才能冲得上、拿得下、打得赢。”

  坐标: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

  课目:目标伪装实操考核

  “战场魔术师”亮相

  ■徐 雅 解放军报特约通讯员 李晓峰

  初春时节,苏北某训练场依旧寒风凛冽。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学员江睿和战友们一大早就站在了训练场上,虽然冻得有些发抖,但也有些好奇:“开学第一堂课怎么把我们带到这里来了?”  

  陆军工程大学训练基地学员进行遮障伪装。李晓峰摄

  “本堂课是课程阶段考核。”《目标伪装》课教员赵喜求一上来就下达考核任务:“第3攻击分群6时机动至2号公路左右翼待机,命令你们7时前配合分群完成战场伪装!”

  这堂新学期第一课,赵喜求用战术背景诱导学员进行一场小型演练,用来巩固上学期的学习训练效果。

  “当了一假期的‘蛰龙’,达人们,出剑吧!”听到教员提出的要求,江睿来了精神,吼出玩游戏时的口头禅。随即,被任命为工程伪装队队长的他迅速决断,把队友分成隐真组和示假组,安排施放烟幕掩护伪装行动,自己和一名队友拎起数十公斤重的伪装网,向2号公路抵近。

  烟幕笼罩下,学员们的身影在道路、沟渠、树林之中若隐若现。江睿一边熟练地和队友联网、张网、支撑、固定,一边向笔者介绍:“可不要小看这些到处是漏洞的布片。上过专业的伪装课你就会知道,这些看似简单的伪装网如果在战场上应用得当,可以有效应对敌人的光学、红外、雷达侦察。”数分钟后,一辆自行火炮就被他们遮护起来。

  训练场成了魔术“秀场”!烟雾散尽,刚刚还停满战车的训练场变了模样。赵喜求坐进伪装勘察车,对照现地地形和勘测仪器,观察伪装效果:“原有道路通过遮障在雷达检测器上已经消失了,T形路通过示假雷达检测器显示出一条延伸路,加油车通过变形在光学检测器上显示出是民居……”

  跃下伪装勘察车,赵喜求指挥学员放飞无人机。学员侯树瑞熟练操作手柄,经过数次移动、悬停后,无人机平稳降落,终端接收器生成训练场区域全幅侦察图。这是基地自主研发的无人等效侦察系统,通过无人机低空拍摄,运用科学算法拼接生成大尺幅图像,与真实的卫星侦察图像相差无几。

  “经过判读卫星等效图像,此次战场伪装没有暴露问题。考核通过!”赵喜求宣布。江睿高兴得跳了起来:“我们可是‘战场魔术师’!”

  @军校学员

  “收心秘籍”助你新学期顺利起步

  ■彭 帆 席方丹

  亲爱的同学们,寒假已经结束,返回学校迎接新学期,是不是有人感到焦虑、困倦、提不起劲?其实,这些都是“假期综合征”的典型表现。

  为了更好地收心拢神,以饱满的精神和崭新的姿态迎接新学期学习生活,国防科技大学“心之桥”团队特意梳理了一份“收心秘籍”,帮助学员克服“假期综合征”,收心聚力蓄能量,在心理上迅速“归位”,全身心投入到学习训练中。

  秘籍一:给自己一定的缓冲时间

  我们常常有这样的感觉,人回到了学校,心还在家里,迟迟进入不了学习状态。这是因为我们意识层面的假期结束了,而潜意识层面的假期还没有结束。不要心急,可以适度给自己几天缓冲的时间,逐渐从假期松弛、舒适的休闲状态转变为紧张、规律的学习工作状态。随着一日生活秩序的恢复,休假的惯性将就此打住。

  秘籍二:先处理未完成的任务

  尽可能列出放假前未完成的学习工作任务清单,以最快的方式集中精力解决,避免新旧任务叠加在一起牵扯精力。完成遗留任务的同时能够增加我们的成就感,进而缓解开学焦虑,有助于调整学习工作节奏。

  秘籍三:做好前两周学习工作计划

  从假期的无序到新学期的有序,过渡的关键是要有一个切实可行的学习工作计划,让自己有章可循、有追赶的目标。静心思考开学后应该做的事,做一个工作计划表格,按照具体、可执行、可达到的标准,循序渐进增加工作量,使自己的状态调整到最佳。

  秘籍四:寻找人际支持

  从高度兴奋与热闹的节日假期回归到平静的日常生活,我们难免会感到孤单、无聊、寂寞。此时,可以适当留出一些时间与家人朋友保持沟通、倾诉压力,但要有意识地减少参加聚会等令人兴奋的活动。

  秘籍五:适当进行体育锻炼

  坚持每天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如慢跑、拉伸、球类运动等。适当的运动可以唤醒身体肌肉,调节情绪状态,减轻精神疲劳,提高专注力和睡眠质量,激活身体能量。

  秘籍六:调整饮食结构

  节假日的“大鱼大肉”加重了肠胃负担,容易出现肚子不舒服等症状。收假后,应尽快恢复规律的三餐,选择进食一些清淡、易消化的食物,舒缓肠胃,使胃肠道尽快恢复正常。

  一年之计在于春,希望以上六个“秘籍”能够帮助大家尽快调整状态,让放松下来的思想重新上紧“发条”,把落下的工作进度赶上来,做到人到岗、心到位,思想状态时刻“在线”。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