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泊船苏伊士,穿行亚丁湾,他从“深蓝海员”

初春申城,黄浦江上,波涛涌动,舟楫穿梭。迎着晨曦,一艘白色的武警巡逻艇劈波斩浪,穿过南浦大桥逆流而上,开启了新一天的巡逻任务,守护着申城最繁华水域的宁静和平安。“左舵15,正舵,右进二……”,操作室内,上等兵黄子龙手握船舵,密切注视航道情况,从容不迫操作舰艇。宽阔的水面上,巡逻艇破浪疾驰,划出一道道优美的尾迹。
入伍仅一年多的黄子龙,为何能独当一面,成为船艇大队唯一一名义务兵驾驶员,担负起巡逻船艇的驾驶任务?

原来,年仅21岁的黄子龙,人生履历并不简单。他出生于军人家庭,父亲曾在武警某总队服役。从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系毕业后,他进入招商局某公司实习,是一名技术娴熟的“深蓝水手”。入伍前,他曾跟随五万吨巨型油轮穿越了大半个地球,经历过深海风暴中的惊涛海浪,穿航过海盗频出的亚丁湾,欣赏过绚烂壮美的海上日出,积累了丰富的远航经验。
成长在军人世家的黄子龙,从小就有一颗从军梦,海员工作虽然收入颇丰,但他之所以还是毅然选择参军入伍,除了父亲从小的教育熏陶外,还与他在索马里附近海域一段航行经历有关。
那次,他所在的油轮行驶在索马里海域附近时,突发机器故障,无法跟上同行的几艘商船落了单。想到索马里海域海盗频繁出没,船上所有人都提心吊胆,紧张情绪在船员间不断蔓延。就在这时,甚高频电台传来一个有力的声音:“我是中国海军XXX舰,正在此海域护航,如遇情况,请在16频道呼我!”
“子弟兵来了!”收到中国军舰的广播,船员们所有的紧张害怕瞬间烟消云散,泪水夺眶而出。那种惊喜、激动又亲切的感觉,让黄子龙一生难忘。最终,油轮在海军官兵的护航下,安全到达集结地。望着威武霸气的战舰、英姿飒爽的官兵,黄子龙为人民军队的强大而感到自豪,更加坚定了参军入伍的信念。
脱下水手服,穿上“橄榄绿”,黄子龙参军来到武警上海总队。新兵连结束后,凭借优秀的表现和自身海员的经历,被分到了执勤第二支队船艇大队。刚下连时,黄子龙认为自己是一名航海技术系的毕业生,专业技术过硬,胜任岗位绰绰有余。但不久后的一次航行训练中,黄子龙便因为多次没有控制好前后距离而被艇长批评。
“内河不同于大海,黄浦江航道狭窄,且来往船舶密集,我们必须提前预判周围船舶动态,否则就可能会发生船舶碰撞。”老班长一针见血的批评,让黄子龙认识到了自己的短板不足。
此后,他下定决心虚心学习、刻苦训练,早日成为一名合格的“浦江卫士”。训练中,他珍惜每一次上船机会,不断熟悉巡逻艇的性能参数,提高巡逻艇操作技能;深入研究分析、逐步掌握内河航行特点规律,能力本领实现快速跃升。


不久后,大队以“救治落水群众”为背景,展开救援演练。接到情况通报后,黄子龙迅速驾艇前往至事发水域。途中,他一边通过甚高频电台提醒往来船舶注意避让,一边根据江水流速、实时风速,将船艇航行到落水人员上游开阔水面的最佳救援点,救援手利用智能救生圈将“落水群众”成功救起,整个过程仅用时4分30秒,打破了之前的训练纪录,黄子龙也因此被评为“训练标兵”。

正式成为大队唯一一名义务兵巡逻艇驾驶员后,黄子龙没有骄傲自满,反而更加谦虚好学、刻苦训练。因为他明白,从远洋船舶的“深蓝水手”成长为守“沪”繁华的“浦江卫士”,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克服。他说,一次次夜航停泊后,望着霓虹闪烁、繁华美丽的浦江两岸,心中升腾起的使命感和自豪感,激励着他不忘初心,继续奋斗,在强军征程上扬帆远航,破浪前行。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