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第七十五集团军某旅突破装备技战术瓶颈创新战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21:25
导读:天上,铁翼飞旋,战机轰鸣;地上,雷达昂首,战车列阵。初夏时节,第75集团军某旅在某地域开展实战化演练。

  第七十五集团军某旅突破装备技战术瓶颈创新战法训法——

  极限练兵淬砺胜战之能

  ■本报记者  陈典宏  通讯员  叶星国  冯邓亚

  天上,铁翼飞旋,战机轰鸣;地上,雷达昂首,战车列阵。初夏时节,第75集团军某旅在某地域开展实战化演练。

  “‘敌机’在山体背面盘旋,稳定跟踪后即可射击!”指令传来,导弹一营营长李川借助无人机回传的信息,稳稳锁定藏在山后的对手。“敌机”刚露头,他立即下令射击,导弹拖着尾焰呼啸而出,精准命中目标。

  “过去,目标借助山体遮蔽或处于射击盲区时,地面防空导弹很难实施有效打击。”李川说,此次演练中,他们充分挖掘装备潜能,专门针对极限距离与角度等条件开展训练,取得很好效果。

  这一切,得益于他们平时围绕挖潜装备性能开展的扎实训练。据介绍,近年来,该旅着眼突破装备技战术瓶颈,辗转山岳丛林、南疆海滨、中原腹地、西北大漠,采取临机导调、极限打击等方式设难局险局,边训练边探索,积累了大量一手数据,为提升部队实战化能力奠定坚实基础。

  对于上次演练失败的经历,该旅官兵记忆犹新——

  那天,“敌机”低空袭来。雷达操作手进行跟踪锁定时,对手却不断下降飞行高度,并借助山体掩护发起攻击。“敌机”在射击盲区,防空导弹难以发挥作用。

  “防空作战的射击时间窗口仅仅数秒,而对手不可能在我们的理想射击范围内‘逗留’。”该旅领导在复盘时一针见血地指出,只有平时训练把标准设高、条件设难,不断抵近甚至突破武器装备性能的“天花板”,才可能在战时多一分胜算。

  围绕武器装备极限性能进行的一系列探索,在该旅就此展开。他们组织装备部门牵头成立课题攻关小组,召开“诸葛亮会”集思广益,协调厂家重新分析装备作战参数、改良装备技术性能;组织官兵区分不同射击距离、地形条件等反复开展试验,获取多组复杂环境下极限距离射击的核心数据,并梳理形成导弹“零度”射击参数修正表,建立起极限射击数据库。

  一次跨区演练中,导调组专门设置极限距离下多目标射击演练。该旅一个火力单元同时发射两枚导弹,均命中目标,创下某型导弹多目标射击最远纪录。

  平时练得精,战时过得硬。该旅领导告诉记者,他们着眼把装备练到极限、人员训到极致,坚持模拟复杂战场环境、随机设置棘手情况,收集积累了一大批作战数据,验证了某型导弹对远界、高界、低界目标极限射击值,武器装备作战效能不断提升。

  勇向绝境求胜招

  ■陈典宏

  言武备者,练为最要。习主席反复强调,要大抓实战化军事训练,提高练兵备战质量和水平。这几年,随着实战化训练深入推进,部队各级不断加大训练难度、强度,充分挖掘作战潜能、磨砺摔打部队,倒逼部队在绝境中探寻制胜招法。

  “兵不闲习,不可以当敌。”将部队逼进绝境训练,是我军的传统。第75集团军某旅主动在难局险局中验证战法打法的经历说明,平时多挑战极限,战时才可能突破极限。实践启示我们,平时就要把军事训练摆到位、抓得实,瞄准遂行任务可能遇到的最复杂、最困难局面,从难从严构设实战化场景条件,在危局险局中锤炼摔打部队。惟其如此,部队才能真正拉得出、上得去、打得赢,回答好“胜战之问”。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空降兵某部发挥驻地优势共建教育体系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