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播撒崇军尚武种子
播撒崇军尚武种子
■王少亭
8月上旬,来自全国各地的400余名青年学子齐聚南京,参加第七届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2014年至今,这项活动已成功举办7届,参训学生走进陆、海、空、火箭军等军兵种,体验军营生活、砥砺意志品质、收获成长喜悦。开办以来,训练营紧紧围绕学生军训工作面临的新情况、新挑战,探索开展学生军训的新形式、新路径,成为广大青年学子历练成长、追求梦想的优质课堂,为全国学生军训工作提供了示范。
组织学生军训是青年学生履行兵役义务的一种方式,也是学校实现教学育人目标、培养高素质后备兵员的重要举措。
2019年,教育部、中央军委国防动员部联合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军事课教学大纲》,保留了实弹射击与单兵战术等课目,增设了格斗基础、战场医疗救护、核生化防护等内容,拓展了识图用图、电磁频谱监测等课目,为全国高校开展学生军训提供了基本遵循。
时代在进步,形势在发展。面对日新月异的军事变革、迫切广泛的后备人才需求,学生军训工作既要落实大纲明确要求,也要结合实际拓展丰富方法途径,推动学生军训契合形势任务、顺应时代发展,让学生军训充满趣味、突出军味、强化战味。
在实践中,学生军训工作可充分运用当地红色资源、依托辖区驻军部队,组织学生进军营、上海岛、走边关、访英雄,参观红色场馆、触摸大国重器、聆听强军足音,在青年学子心中播撒崇军尚武的种子。
全国学生军事训练营的一些成功做法,为学生军训工作提供了借鉴。针对青年学子个性特点,将释放天性与作风培塑紧密结合,创新设计带战术背景的定向越野、野外生存等互动性、沉浸式训练课目,强化参训学生心理体验,培养学生顽强拼搏、团结互助的优良品质。
在解决军训教官缺乏的问题上,有的学校在退役复学大学生群体中公开竞选军训教官、带教学长,实行自我管理、自主组训,让军训更加贴近参训学生、贴近学校实际。
青年是祖国的未来,学生军训应拥抱未来、找准定位、前瞻设计,突出立德树人任务,通过科学规范的措施,让学生了解军事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强化忧患意识、坚定报国志向,为建设和储备高质量国防后备力量奠定思想基础、提供人才支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