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身入更深入,引人更育人!“理论宣讲队”活跃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15:13
导读:创新的重心放在了基层一线,让理论变得可亲可近。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宣讲前期,基地各级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基层官兵在思想理论学习过程中的“第一

  扎根蓝天沃土,播撒理论火种

  为喜迎党的二十大

  东部战区空军某基地党委机关多级联动

  成立理论宣讲队

  总行程近2100公里,深入15个重点单位

  以基层官兵视角

  讲朴实理,说身边事

  既入耳有意义,又走心有意思  

  ▲宣讲现场

  一团理论之火在基层一线迅速点燃

  一片“演出不断深入、效果不断发酵、启发不断传递”的“学思践悟”格局已然形成

  理念上

  创新的重心放在了基层一线,让理论变得可亲可近

  从基层中来,到基层中去。宣讲前期,基地各级采取实地调研、问卷调查等方式,及时掌握基层官兵在思想理论学习过程中的“第一手资料”,通过聚焦反馈得到的思想困惑和学习难点,宣讲队采取“视频+授课+节目”的宣讲形式,确保每个板块都有生气、接地气、聚人气,拉直官兵心中的问号,解除官兵思想的困惑。

  走近基层才能引起官兵共鸣。“基层视角”最容易被官兵接受,也是最容易激发共鸣的教育方式。宣讲队始终铆定一个目标:备战一线在哪里理论的种子就播撒到哪里,官兵战斗在哪里服务就跟进到哪里。做好理论宣传工作首先不能将理论局限于少数人之中,所以宣讲一改以往讲座只针对少数人的培训,把理论课堂延伸到了基层。“这次互动宣讲一定是最用心的、最贴心的,基层很喜欢,我们很欢迎!”新毕业的军官学员黄齐远激动地说。  

  ▲官兵认真记录学习心得

  “如果我们‘肚里没货’,只会‘转发’不会‘编辑’,谁还听你说呢?”队员金玉虎有感而发。针对多元的宣讲对象,宣讲队将学习交流当做日常性的“必修课”,紧贴基层一线,研究撰写提纲、广泛征求意见、反复进行试讲,在内容详略、材料取舍、表述方式等方面反复加以斟酌,确保互动宣讲扎实有效、入脑入心。  

  ▲宣讲队员集体学习

  兵言兵语才能滋润官兵心田。“这轮改革后我军规模更加精干,新质战斗力比重明显增加,我们减的是‘脂肪’,壮的是‘骨骼’,强的是‘内功’。”宣讲台上,队员曹瑀言正用着务实、亲切的语言风格进行理论辅导,赢得了台下官兵的阵阵掌声。为了给基层官兵送上“理论大餐”,宣讲队创新队伍组成,遴选出基层一线摸爬滚打的战斗员担任互动宣讲的宣传员,坚持用兵言兵语拉近理论和基层的距离,让聚光灯下的“火种”更接地气,帮助基层官兵获得真切情感体验、具体角色感受、自主思维启发,极大增强了宣讲效果。  

  ▲队员深入基层各点位互动宣讲

  巡演带教留下带不走的宣讲队。“军港的夜啊静悄悄,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舷灯下,队员们与十余名官兵在甲板上围坐一圈吹着风唱着歌,既演出也谈心,既欢笑也沉思。“组织的关爱直达偏远点位,今后我们也一定要把思想政治教育搞得丰富多彩。”随着演出的进行,泪水也逐渐浸湿了船队中士陈伟聪的眼眶。理论辅导、座谈交流、实地帮教……宣讲队用互动巡演带动部队开展更多丰富多彩的文化教育,留下一位位带不走的宣传员。  

  ▲现地开展文化活动

  内容上

  与官兵需求保持高度的契合,让思想始终冒着“热”气

  体系化宣讲、通俗化阐释、故事化解读……宣讲队队员分别从“概述”“政治建军”“改革强军”“科技强军”“人才强军”“依法治军”6个方面,以基层官兵视角,对“强军这十年的巨大变化与伟大成就”作了全面准确、深入系统的宣讲解读,引起强烈共鸣、赢得阵阵掌声。

  “开小口挖深井”,从“官兵视角”身临其境。“我是一名97年入伍的空军船运兵,那时候我们的船很老旧……”一级军士长周庆园把自己的故事一字一句讲给官兵听,通过今昔对比解读、亲身故事启发等方式,让官兵对“充满温度”的理论知识很受感触。台下,新战士汪建新竟不知何时红了脸、湿了眼眶。作为一名文书,初入部队的小汪觉得工作难、条件苦、任务多,工作训练效率也随之“大打折扣”。听完宣讲后,小汪望着胸前的姓名牌陷入了沉思:“前辈们知重负重、艰苦奋斗才有了我们的今天,我又有什么资格给这身军装丢人呢?”  

  ▲队员周庆园宣讲

  融入身边人故事,从“官兵视角”化虚为实。好的理论需要好的阐释,政治建军专题授课中,根据部队特点、官兵现实经历,队员曹瑀言有针对性地开展分类、分层、分众的内容设计,将各部队的光荣历史、优秀典型编进节目、写进台词,将基层官兵的身边人身边事搬上讲台,把生动的案例融入接地气的讲述。台下不少官兵都频频点头,不约而同地为授课“点赞”。  

  ▲队员曹瑀言宣讲

  结合国内外热点,从“官兵视角”武装头脑。“然而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大家开始谈当兵色变……”队员杨俊“借”当下部分甚嚣尘上的论调为引子,结合身边战友思想动态,梳理出一系列倾向性思想问题。宣讲队紧紧围绕官兵关注的热点问题找准教育的切入点,既把大道理小讲,也把小道理大讲;既不照本宣科、寻章摘句,也不就事论事,就案例谈案例。该基地航空兵某旅战士石润钦认真地在日记本上写下心得:“杨班长的互动宣讲直指问题,让我可以针对自身问题进行修正,对我日后的学习提升很有帮助。”  

  ▲队员杨俊宣讲

  模式上

  丰富的手段提高了宣讲效果,让现场一触即“燃”

  紧密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以形象化、鲜活化的手段,赋予思想宣传新的时代内涵与价值意义,是该基地宣讲队在模式上的重要特色。怎样让听众听得进、坐得住?为了一改以往“填鸭式”授课,将宣讲搞得绘声绘色,赢得官兵内心深处的认同感,基地遴选创排了多个通俗易懂、形式多样的文艺作品。

  借传统表演形式,将回忆感召碰撞。科技强军专题节目《强军之路》通过模仿革命年代宣传员手打拍子说快板的表演形式,一开场便点燃了基层官兵的激情。三五句词一首歌,三五段话一套板,队员们将基层官兵的强军意志与人民军队的奋斗史写成剧本、谱成小调、编成快板。大家吃惊地发现,许多大道理经他们一讲,“高高在上”的思想理论不知不觉便消除了“距离感”。“谁说思想理论不能接地气?”演出结束后,某场站政治指导员门坤博很是激动。  

  ▲群口快板《强军之路》

  用多元文艺手段,滋养兵心细无声。寓教于乐,以文育人。节目《谈谈军人地位》是队员张晓晨根据官兵真实故事创作的相声,讲述了基层官兵在就医、交通、荣誉表彰等方面享受到的切实福利,反映出全体官兵在“依法治军、从严治军”的战略指导下,军人形象越来越好,军人的使命感越来越强的转变过程。演出结束后,某场站政治教导员苑帅坦言:“这样一场十分钟的相声,顶得上我们好几堂教育课!”  

  ▲相声《谈谈军人地位》

  融现代媒体技术,提质多感官享受。“国家的未来,我们拭目以待!”改革强军专题节目《拭目以待》糅合“新媒体+情景剧”的形式,以三位中国大学生的视角形象展现了国家和军队十年来的巨大变化,借助新媒体手段发挥传统教育方式所不能达到的效果,用走心入脑的新颖方式代替死板的大课教育,既迎合基层官兵需求,又为官兵答疑解惑,让理论知识在创新形式的包裹下成功落地。  

  ▲情景剧《拭目以待》

  “这些带着温度的表现形式迅速引起了现场官兵的共鸣。承接地气,宣讲才更有底气,这是对理论宣讲大众化的一种探索。”宣讲队队员付光辉讲道,“准确反映官兵所想、回应官兵所盼、体现官兵所爱的节目,才能真正引起大家的共鸣。”歌伴舞《生而为战》、舞蹈《胜战迷彩》、诗朗诵……一个个充满军营气息、饱含强军情怀的作品从幕后走向台前,更走进了官兵的心。  

  ▲宣讲引起现场官兵共鸣

  一场宣讲

  有根有魂,有筋有骨

  有血有肉,有声有色

  一路宣讲

  春风化雨,温暖如春

  积少成多,聚沙成塔

  身处新时代,面对新形势

  基地各级各部队坚持推动理论学习

  向基层延伸,在末端落实

  以实际行动迎接和学习宣传贯彻党的二十大

  策划:朱笑冰、柯 平、朱 聪

  文字:郭 霏、张 麒

  图片:李吉光、李万钧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加快构建体系机制 倾心服务一线部队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