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部战区陆军某旅:营连有了“数据维管员”
东部战区陆军某旅——
营连有了“数据维管员”
■李仙 本报记者 孙兴维
采集整编数据、融合处理数据、检测运用数据……近日,记者在东部战区陆军某旅演训场看到,该旅各侦察要素使用多种信息化装备协同配合,对各类作战数据进行筛选甄别、去伪存真、分门别类,提升了部队指挥作战效率。
“大数据时代的战场,数据就是‘无形弹药’。只有像补充弹药那样补充数据,按照标准统一、内容完整、动态更新的要求,提高平时对各类战备训练数据的采集、分析、运用水平,才能建立起数据兼容互通、信息实时共享的作战数据库,进而做到平战一体,战则能用。”该旅领导告诉记者,在以往的练兵备战工作中,“数据杂、链路长、兼容差、耗时多”的问题一度成为影响战斗力提升的堵点。该旅去年的一次战术考核中,由于多要素侦察力量上报的数据格式难兼容,需要人工比对多源信息,耗费了大量时间,迟滞了目标识别和作战进程。
为此,该旅一改只在旅一级设立数据运维室和维护员的传统做法,把数据运维工作下沉到基层一线,在不增加人员编制的情况下,从营连遴选文化程度高、掌握信息装备快的官兵,在营一级设立数据维护员、在连一级设立兼职数据管理员,统称“数据维管员”,负责平时的战备训练数据采集和维护,建立起“旅-营-连”三级数据信息维护体系。
为了规范数据维护运行,提高数据采集的精准性、可靠性、权威性,他们紧贴新质作战力量建设要求,立足自身组织数据维管员培训,依托旅队博士硕士人才多的优势,遴选一批精通数据运维的干部担任技术指导,由旅数据运维室资深维护员担任教员,邀请军地专家传经送宝,提高了数据维管员的专业能力。在日常战备训练中,营连数据维管员按照标准格式采集各类数据,以表格、图标等形式传输至旅队“数据资源池”,各级指战员“按需取数据”,大大提高了组织指挥和目标识别效率。
“数据维护管理是一项精细而庞杂的工作,必须建设一套与之匹配的智能化平台作为支撑。”该旅装备管理科科长李君告诉记者,他们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统筹网络信息体系建设运用”要求,紧跟信息化智能化建设步伐推进“智慧军营”建设,采购扫码机、智能摄像头、电子围栏等设备,引入智能化、大数据技术,构建“数据资源池”,对战备、训练、工作、管理的海量数据进行记录存储,“旅-营-连”三级通过云平台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减少了线下人工重复工作,为系统运用提供标准化数据支撑。
营连有了“数据维管员”,数据采集更加规范、统一、标准,推动了平时战备训练数据的融合运用。同时,官兵们在战备训练中采集、维护、运用数据的意识进一步增强,不同侦察要素间的数据壁垒逐渐被打破。前不久,该旅接受战斗力检验评估,以优异表现赢得上级好评。
记者感言
善用数据练兵备战
■孙兴维
网络信息时代,数据已成为战斗力生成的要素。对数据的掌控运用能力成为衡量部队作战水平、战斗力建设质效的新标尺。近年来,各级指挥员用数据谋划、用数据决策、用数据指挥的素养不断提高,善用数据备战打仗渐渐成为一种习惯。
信息化引导数据化,数据化支撑信息化。依靠数据作战已成为现代战场的显著特征,能不能利用精确的数据指挥作战,往往直接决定着一场战争的胜负。因此,采集、分析、运用数据,应成为全体官兵的共同课目、必修课目。东部战区陆军某旅的做法,就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他们把采集管理数据当成基层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战备训练的重要内容,坚持不懈、久久为功,取得很好的效果。建议各级结合自身实际,加以学习借鉴,把数据建设贯穿战斗力建设全过程,让用数据训练、用数据打仗成为广大官兵的自觉行动,实现“运筹数据之中、决胜数据之上”。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