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赵雷—— “每个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12:43
导读: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赵雷—— “每个我”里有担当 赵雷(左)与“当代雷锋”郭明义合影。陈 凯摄 步履匆匆,悄然又是一年。在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从事宣传工

  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工作人员赵雷——

  “每个我”里有担当

赵雷(左)与“当代雷锋”郭明义合影。陈 凯摄

  步履匆匆,悄然又是一年。在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从事宣传工作4年来,我很难说清,是我的“举手之劳”感动了老兵,还是老兵的“真情回赠”感动了我。

  2020年的一天,我在办公室接到一位老兵的电话。她说自己70多岁了,是红军后代,当过兵。她没有大的诉求,只有个小心愿:刊发一篇缅怀父亲的文章。我本来觉得这不是件难事,可拿到稿子一看,文中很多内容需要修改完善。我虽然有点犯愁,还是将稿子反复打磨,刊发在单位的微信公众号和门户网站上。没想到,老兵看到稿子后,立刻给我打来致谢电话。还没说两句,她就哭出了声。她感谢我圆了她的一个梦。两天后的中午,她还让儿子专程给我送来一面锦旗。

  面对如此厚重的感谢,我的心仿佛被什么“烫”了一下。真没想到,仅仅是一篇不长的文章,老兵却看得这么重。从某种意义上说,退役军人工作者的“举手之劳”,可能就是一名老兵的“全力以赴”。

  意料之外思情理。我不禁反问自己,为什么老兵这么容易满足?这么容易感动?我想,把“以老兵为中心”这个问题想清楚,问题就有了答案。

  作为退役军人工作者,你与老兵隔层纱,老兵就与你隔座山。很多老兵的需求真的不多,一件小事的回应、一句轻声的问候、一次礼貌的握手,就可以温暖他们的心。自此,我对工作岗位更珍惜,对来访的老兵更热情,对老兵的冷暖更关心。

  我们的所作所为温暖着老兵,老兵的精神同样教育着我们。去年7月,我陪同“当代雷锋”郭明义赴京参加退役军人事务部“老兵永远跟党走——老兵宣讲”活动。往返的火车上,我注意到除了一个破旧的手拎包外,郭明义还带着一个小马扎。同行的鞍钢矿业集团工作人员告诉我,出门坐车带马扎,是郭明义多年的习惯,为的是给没有座位的乘客提供方便。那位工作人员还透露,年过花甲的郭明义乘坐卧铺时,从不要求购买下铺,即使购票系统随机分配到下铺,他也会主动让给其他有需要的乘客。

  听完这段故事,我“破防”了。就像一滴水融入另一滴水,就像一束光追着另一束光,老兵的故事,常常让同为老兵的我鼻头发酸。将心比心,我更要竭尽所能为他们服务。

  1个月前,一位老兵打来咨询电话。已经80多岁的他说话不是很清晰,我听了很久才明白,他的老伴去世不久,儿女又不在身边,有个困扰他很久的退役军人政策问题,希望我们予以解答。老人很实在,从他当兵入伍说起,一直说到转业回地方。期间,我不好打断老人,电话足足打了半个小时。挂断电话前,我把相关业务处室的电话告诉他,老人十分高兴,追问了一句:“小伙子,你当过兵吧?”得到肯定的答复后,他赞许道:“我说呢!”

  如今,想起那通电话,我依然感到心里很温暖。对于许多老兵而言,用心倾听也是一种关爱。因此,情暖老兵,要从“每个我”做起,从“我”的每一次做起。

  当然,回顾过去一年的工作,也留下一些遗憾——帮扶金批下来还没送到,一名军休干部不幸罹患重病去世;辽宁省退役军人事务厅启动“寻访英雄老兵”口述历史活动,有的老兵见面时还很健谈,受访后不久就躺在病床上……

  老兵的笑脸,老兵的眼泪,老兵的诉求,老兵的夙愿……这一切都是多么珍贵。从这些遗憾想开去,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任重道远,我们一定要把工作干得再好些,为老兵做得再多些,想得再细些。

  一个老兵也不能忘,一份尊崇也不能少。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强军人军属荣誉激励和权益保障,做好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工作。我想,只要真心实意从“每个我”出发,全心全意为老兵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尊崇、关爱老兵的根,就会越扎越深。相信通过我们退役军人工作者的真诚努力,老兵们会更有荣誉感和获得感。  

  安徽省“最美拥军人物”、退役军人姚华亮(左敬礼者)与刚退役的二等功臣李明臣携手走进校园,共同开展国防教育。黄亚明摄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凭祥“兵妈妈”:十年拥军情更浓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