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情暖军烈属丨循着英雄的足迹前行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12:32
导读:情暖军烈属丨循着英雄的足迹前行 中国军网记者 尚晓敏 通讯员 于斌 李晗 王欣 刘雪洁 碎金般的阳光穿过松柏洒在庄严的烈士陵园里。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烈士

情暖军烈属丨循着英雄的足迹前行

  中国军网记者 尚晓敏 通讯员 于斌 李晗 王欣 刘雪洁

  碎金般的阳光穿过松柏洒在庄严的烈士陵园里。山东省德州市齐河县烈士陵园东区四排五列,安葬着孟祥斌烈士。年近八旬的孟凡荣老人早早起床,来到儿子的遗像前,看一眼熟悉的面容,说上一会贴心的话……  

  孟祥斌烈士之墓。尚晓敏 摄

  与以往不同,孟老除了“告诉”祥斌自己身体还算硬朗外,还格外叮嘱儿子要在天堂照顾好刚刚离世的母亲。

  “祥斌当时是为了救一个落水的人牺牲的,走的时候只有28岁……”孟老哽咽着,这时一阵轻风吹过,老人背过身抬起衣袖,轻轻擦了擦眼睛。

  缅怀英雄,一场来自四面八方的致敬

  英雄的事迹或许会止于唇齿,却不会湮于岁月,他们的精神永存。

  2007年11月30日,正在休假的原第二炮兵某部参谋孟祥斌同妻女前往金华婺城区添置衣服,路经市区城南桥时发现一名女青年轻生跳江。

  人命关天!来不及多想的孟祥斌将怀中的女儿塞给妻子,纵身一跃,扎进冰冷的江水里救人。在将女青年托举出水面,交给其他救援人员后,他却因体力不支沉入水中,献出了宝贵生命。

  孟祥斌牺牲后,千余群众排着700多米的队伍来到城南桥,手捧蜡烛为英雄守夜。追悼会那天,3万多人自发从四面八方前来为英雄送行。

  16年来,人们一直将他铭记于心。  

  “祥斌路”路牌立在城南桥边醒目位置。资料图片

  城南桥竖起一座孟祥斌塑像,金华有了一条以英雄名字命名的道路——“祥斌路”,孟祥斌生前所在部队成立“孟祥斌爱民服务队”,每逢清明和孟祥斌牺牲纪念日,都会有人来到城南桥边怀念英雄。  

  为纪念孟祥斌成立的祥斌中学。尚晓敏 摄

  英雄的家乡齐河县成立了孟祥斌纪念馆、祥斌精神教育基地、祥斌中学……  

  祥斌精神教育基地。尚晓敏 摄

  英烈远行,还有家庭。孟祥斌牺牲至今,浙江金华和烈士家乡齐河等地政府、部队一直关爱着烈士家庭。

  “部队和地方领导、工作人员常常来看望我,陪我聊天。”刚刚送走镇政府、人武部、退役军人事务局前来慰问的工作人员,孟老就和记者聊了起来,“人老了,话就多,身边能有人耐心听自己讲话,就是一种幸福。”

  “祥斌‘走’后不久,政府给我们盖了新瓦房,安上了暖气、自来水,家里的电器、家具很多都是好心人送来的。这几年,我和他母亲身体一直不好,每次去外地看病做手术,都坐政府派的车,医疗费用也是由政府专款解决。”老人娓娓道来。

  

  工作人员慰问孟凡荣老人。资料图片

  “祥斌母亲去世后,军分区、人武部和县里举行了隆重的悼念仪式,领导专门赶来为我老伴送行。祥斌想做而再也做不了的,部队和政府都替他做了。快过年时,他们又送来了不少年货,真的是特别感谢!”提起当地的优抚工作,老人动了情。

  不独对孟祥斌的家人如此。截至目前,齐河县有优抚对象6323人。谈及县里的优抚工作,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同志了然于胸、如数家珍。连续五届,这个县被评选为山东省双拥模范县。  

  齐河县国防教育基地。尚晓敏 摄

  1个小时的采访时间里,退役军人事务局负责同志的电话响起了八九次。“春节前后会比较忙,我们一定会不折不扣做好烈属优抚慰问工作,为国防建设贡献力量。”他说。

  潜移默化,一份永不消失的爱的传递

  “我来自方志敏的故乡,那是一片信仰的热土。”孟祥斌的爱人叶庆华这样介绍自己的家乡。

  叶庆华深爱自己的家乡,更深爱着孟祥斌。

  尽管爱人已经牺牲多年,叶庆华还是清晰记得离别那天的一幕幕。

  一度,这是一个心结。随着时间的流逝,回忆慢慢变得温和,叶庆华也渐渐学会坚强。她明白,自己要撑起这个家。

  孟祥斌牺牲后,在政府和部队的帮助下,叶庆华被特招入伍,女儿也入学部队幼儿园。

  “部队给予我很大的帮助,可以说没有他们的支持,我可能很难坚持下来。”叶庆华说,“我刚开始从事通讯工作的时候,因为没有接触过相关知识,学起来比较困难,当时两位班长就利用午休时间帮助我学习。”

  “有一段时间,我身体不太好,有时会晕倒,单位的女兵常常过来照顾我。”

  回想起这些事,叶庆华依旧觉得很温暖。

  穿上军装,叶庆华更能理解丈夫毫无犹豫的纵身一跃,那是使命使然,也是信仰使然。

  这些年,叶庆华资助贫困学生,帮助无名烈士寻找亲人,甚至还自掏腰包为革命烈士建纪念馆……她说,只是想尽力为需要的人多做些事。

  同样传递这份爱的还有孟祥斌的女儿孟诗妍。不上课的时候,她会主动加入妈妈的志愿者队伍。

  2022年高考后,孟诗妍毫不犹豫报考了父亲的母校战略支援部队信息工程大学并被录取。

  军校生活并不容易。“苦,我不怕!”孟诗研希望毕业后,能成为父亲那样的军人。

  冬夜的风呼呼在吹。当年的小女孩,已经出落得英姿飒爽。

  义无反顾,一种生生不息的精神传承

  义无反顾——这是2007年“感动中国”节目给予孟祥斌的评价。

  这些年来,孟祥斌生前所在部队官兵都牢牢记着这个词。每一个有幸走进这支英雄部队的官兵,都把传承英雄精神作为一种光荣的使命。

  官兵们自发组成“孟祥斌爱民服务队”,定期前往驻地福利院、敬老院、烈属及困难户家中,为他们带去温暖。

  驻地遭遇洪灾,官兵们组成“孟祥斌突击队”,大家不畏艰难、连续奋战,一次次战胜肆虐的“洪魔”。

  千里之外,在孟祥斌的家乡齐河县,他的名字同样成为一个精神符号。从小听着他的事迹长大,不少年轻人选择携笔从戎。  

  组织新兵前往烈士纪念馆参观学习。袁梦 摄

  征兵季,县人武部有一个传统——组织即将奔赴部队的新战士参观孟祥斌烈士纪念馆。他们希望,这些仍然稚嫩的面孔,能在不久的将来淬炼成钢。

  “关键时刻站得出,危难时刻顶得上!”走出纪念馆,战士张志远牢牢记住了这句话。

  记者相信,这句话将陪伴着他,走过漫长的人生岁月……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你们和磊娃儿一样亲”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