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退役军人林祥庆情系军垦六十余载——守在祖国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11:57
导读:退役军人林祥庆情系军垦六十余载—— 守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王梦缘 刘亚辉 时值初春,北疆大地依旧银装素裹。 在家人陪同下,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退役军人林祥庆情系军垦六十余载——

  守在祖国需要的地方

  ■王梦缘 刘亚辉

  时值初春,北疆大地依旧银装素裹。

  在家人陪同下,91岁的抗美援朝老兵、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红星二场退休职工林祥庆,再次来到位于新疆哈密市的红星二场军垦博物馆。年事已高的林祥庆,时常回忆起自己屯垦戍边60余载的往事。只要身体允许,他总要到这里走一走、看一看。

  “我的老家在江苏徐州。”林祥庆回忆,1951年他从家乡报名参军,之后跟随部队入朝作战。战火的洗礼,锻造了林祥庆吃苦耐劳的品格,培养了他不怕困难、积极乐观的革命精神。1953年回到祖国后,林祥庆退役回乡务农。6年后,他响应国家号召,来到遥远的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成为一名军垦战士,开始了“一手拿枪、一手拿镐”的戍边生涯。

  “拿起武器能打仗,拿起工具来种田……”轻轻哼唱起记忆中的歌曲,刚到新疆时的情景浮现在老人脑海中。

  “我们刚来的时候,农场什么也没有。大伙住的是地窝子,地窝子也要自己挖。”林祥庆说,戈壁滩上覆盖着厚厚的碱土层,挖建地窝子,他们要先将干裂得如“乌龟壳”一般的碱土层挖掉,再向下挖出斜坡,作为地窝子的入口。从斜坡向下,还要挖出一个约两米深的长方形大坑,再就地取材砍些红柳枝作为房梁屋架,“屋架上铺上一层芦苇,盖上一层土,地窝子才算基本成型。”林祥庆说。

  林祥庆回忆,与挖地窝子相比,住在里面更加辛苦。“冬天,戈壁滩的温度在零下20多摄氏度,睡在里面冻得直打哆嗦。有时一觉醒来,头发上、眉毛上会结出一层冰花……”这样的地窝子,他一住就是近10年。

  “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艰苦创业,开拓进取。”红星二场军垦博物馆展厅内,林祥庆在十六字兵团精神展示墙前驻足许久。在红星二场的64年里,他放过牛羊、喂过猪、打过草垛、种过地,只要组织需要,无论在哪个岗位,他都任劳任怨、兢兢业业。

  听老人讲起自己的军垦故事,一位外地参观者问道:“长年累月过这种苦日子,图啥呢?”林祥庆饱含深情地说:“我1965年就入了党,又是一名老兵,守在祖国需要的地方,心里很踏实。”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好样的!战鹰下的场务兵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