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记者钱晓虎——
22万海里,见证人民海军走向深蓝
2023年春节前夕,习主席检查部队战备工作,亲切慰问有关部队。收看新闻时,解放军新闻传播中心记者钱晓虎从电视画面上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不是邹琰么?
初识邹琰,还是在随首批护航编队采访途中。那段缺蔬菜、少补给的航程,成为日后两人每次相见时必谈及的话题。当时,邹琰是武汉舰的一名基层政治干部;而现在,他已经是长沙舰政委,还兼任173编队指挥员。
“现在情况大不一样了。”邹琰说,随着理念的开放和保障能力的提升,现在官兵不仅能吃上新鲜的蔬菜、看上国内的电视节目,还能依托我驻吉布提保障基地进行休整补给。
邹琰所在的长沙舰,更是一艘光荣的新型战舰。2018年4月12日,习主席出席南海海域海上阅兵,登上长沙舰检阅部队,发出“努力把人民海军全面建成世界一流海军”的伟大号召。当时,钱晓虎也在现场。
之后的5年间,长沙舰在远海大洋战风斗浪、淬火加钢,不断提高打赢能力,圆满完成战备拉动、守卫海疆、远洋护航、中外联演等重大任务。
多年来,钱晓虎随舰采访里程达到22万海里。不久前,钱晓虎到海军首艘国产航母——山东舰采访,见到了9年前一起出海执行马航MH370航班搜救任务的老朋友闾勇军。
闾勇军曾在多型舰艇上工作,从排水量3000多吨的登陆舰,到2万吨左右的船坞登陆舰,再到约4万吨的两栖攻击舰。目前,他担任山东舰副舰长。
“无论是维护主权,还是维护和平,都需要相应的实力。”用闾勇军的话说,他的成长历程不过是大国海军嬗变的一个缩影。
近年来,国产航母、新型战略核潜艇、万吨级驱逐舰、两栖攻击舰、综合补给舰密集入列,舰载战斗机批量交付,预警机、舰载直升机家族再添新成员……国人欣喜地看到,一支现代化人民海军正以崭新的姿态出现在世界海军大舞台。
和现代化装备一起推动海军发展的,是高素质人才队伍。
闾勇军说,近年来,海军把大洋当战场“以战载训”,航行一路、训练一路、研究一路、提高一路,成为海军舰艇共同的组训思路。许多舰员都有多次出国执行任务的经历,在走向深蓝、砺兵大洋的征程中,不断提高打赢本领。
在山东舰采访时,钱晓虎遇到了山东舰另一位副舰长徐英。他转型成为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后,创造了首次夜间着舰纪录。
“远海大洋是大国海军能力素质的淬火池。”徐英介绍说,去年,海军首批“生长模式”培养的舰载机飞行员成功取得夜间航母着舰资质认证,舰载机飞行员人才培养从部队带教到院校培养的转型跑出了加速度。
深蓝在召唤。钱晓虎说,透过这些鲜活故事,自己分明感受到了一支军队日新月异的变化和强有力的变革脉动。今天的人民海军,正以只争朝夕的速度和云帆高张的姿态,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奋力书写属于大国海军的光荣与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