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机处置贵在争分夺秒
临机处置贵在争分夺秒
■苏定康 赵 伟
“西北方向发现不明空情,上级命令我部做好跟踪监视。”前不久,一场小规模红蓝对抗防空演练拉开战幕。
大角度转弯、俯冲、平飞……空中,“蓝军”靶机不断变换动作,在云层中俯仰翻飞,时隐时现。地面炮群随之而动,一张火网扑向靶子。
遥控靶机飞行的,是陆军某部文职人员李旭。“遴选文职人员参与演练保障任务,能够帮助他们积累经验、丰富阅历,更好开展武器试验工作。”该部领导说。这次,李旭在一级上士张虎儒的指导下,担任“蓝军机长”。
遥控方舱内,李旭手握遥控器,熟练操纵靶机爬升高度,准备向“红军”阵地发起进攻。这时,突然下起雨来,李旭沉着冷静,紧盯遥测电脑屏幕发动机转速、机上电压等数据,脑中闪过要点,手指灵活操作。
“这次演练,靶机反应快、够机灵,是‘红军’锤炼本领的好对手。”复盘会上,有人这样评价“蓝军机长”。
在战友看来,李旭不仅业务精,而且反应快,具备临机快速处置各类情况的过硬素质。
有一年冬天,某新型武器抽检试验任务如期展开。当航模调试完毕准备试车时,发动机却无法启动。如果故障定位不准、排障速度过慢,势必导致航模不能正常起飞,影响试验任务的进度。阵地上气氛骤然紧张起来。
电路连接正常、电路板正常、链路阻值正常……几种可能的故障被一一排除,维修工作一时陷入了僵局。李旭皱起了眉头,飞快回想装备维护手册的内容。
“有没有可能是电池的问题?”“应该不会,电池刚更换不久。”听着战友们的对话,突然,李旭脑海中闪现出一个想法。他立即拆下装备电池组开始测量,结果发现有几组电池的电压均低于正常值。
“环境低温超过电池工作临界值,使得电池活性降低。”确定故障原因后,李旭和战友争分夺秒进行检测安装。
“靶机电池电压测试正常,可以起飞!”李旭拿起对讲机,向试验指挥部报告。随着靶机升空,地面雷达纷纷锁定目标,新型导弹呼啸出膛,精准命中目标。试验阵地上,传来参试官兵欢呼声,看着那条划破天际的弧线,李旭脸上露出了笑容。“新型武器装备早一日投入战场,部队就多一分制胜把握。”李旭说。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