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护士曾卓:创新的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9:32
导读: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护士曾卓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魏育鸽摄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护士曾卓—— “创新的初衷,是为了减轻战友伤痛” ■魏育鸽 本报记者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护士曾卓为患者进行输血治疗。魏育鸽摄

  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护士曾卓——

  “创新的初衷,是为了减轻战友伤痛”

  ■魏育鸽 本报记者 孙兴维

  在很多人印象中,护理工作按部就班、一成不变,与发明创新距离较远。空军特色医学中心重症医学科护士曾卓,却颠覆了这个观念——由他主导和参与的多项临床研究取得专利,破解了不少临床技术难题。

  “我搞创新的初衷,是为了减轻战友伤痛。”曾卓向记者讲起一段经历:一次,一位战士在训练中不慎受伤,小腿胫腓骨骨折,当时采用塑形夹板加绷带固定,但因为这位战士身材高大、肌肉发达,夹板长度、强度不够,固定效果不佳。

  “不能让战友在转运过程中二次受伤。”曾卓决心研发一种固定性更强的夹板。他先拿自己做试验,双腿经常被夹得通红。“只有通过切身体验,才能知道护理器材合不合适。”曾卓多次改方案、换思路,在同事们的支持下,终于研制出一款轻便、舒适,可适配不同腿型的便携伸缩式骨折固定夹板。

  “作为与患者接触最密切、最直接的医务工作者,护士最适合护理技术创新。”曾卓认为,护理工作看似简单,但关系到伤病人员痛痒甚至安危,更加需要不断改进技术、提高护理水平。

  通过细心观察,曾卓发现常温下呼吸机上的湿化装置能为患者提供合适温度、湿度的氧气,但如果温差较大,会导致管路冷凝水聚集过多,从而影响正常供氧,甚至造成冷凝水倒流,引起患者呛咳、误吸。

  如何科学监测,保证患者安全?为找到答案,曾卓和同事们查阅了大量资料,购买了相关器材配件,通过研究红外报警、声波报警等原理来启发思路。面对一次次失败,曾卓不气馁、不放弃。功夫不负有心人。历时6个月的反复实验,曾卓带领大家发明了呼吸机冷凝水收集器监测装置,一举解决了湿化装置难以持续供氧的难题,并取得临床技术专利。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