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调查研究要善于“望闻问切”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9:24
导读:调查研究要善于“望闻问切” 望:俯下身子挖“金子” ■李纪元 “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焦裕禄的这句名言之所以被反复引用,是因为真实的情况、深层的原因容易被浮在

  调查研究要善于“望闻问切”

  望:俯下身子挖“金子”

  ■李纪元

  “蹲下去才能看清蚂蚁”,焦裕禄的这句名言之所以被反复引用,是因为真实的情况、深层的原因容易被浮在表面的现象所掩盖,只有眼睛向下、脚步向下,才能找到源头活水,获得真知灼见。

  “涉浅滩者得鱼虾,入深水者得蛟龙。”基层是富矿,但不是露天矿,不蹲下来、深进去,是很难挖到“金子”的。“运用脑髓,放出眼光”,伸开触角、敞开心灵,方能看到别人看不到的实情,发现别人发现不了的问题。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蚂蚁微小,蹲下身子、拉近视线,才能详见其容。倘若身到心不到,蜻蜓点水而来,走马观花而去,“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最终只会搞了形式、丢了实质,徒增基层负担。

  俯下身子才能挖到“金子”。要直奔基层、直插营连,脚踏实地、细致入微,真正从官兵身边、从问题现场获得丰富而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切实在把身子“蹲下去”、把蚂蚁“看清楚”中获得真知识、总结金点子、闯出新路子。

  闻:从百句中听一句

  ■李国涛 王理想

  任弼时被誉为“中国革命青年的导师”,因为他善于倾听青年人的意见和建议,愿意“从一百句话中听到一两句有用的话”。调研中要想听到真话、实话、心里话,也要有“从百句中听一句”的耐心。

  善于并乐于当听众,是调研方法,更是优良作风。当一个忠实的听众,才能受人尊重与信任,让人捧出心来,道出实情。实践证明,人说我听、少说多听,官兵的话匣子才能打开,才会有唠不完的嗑。

  毛泽东同志曾指出:“下去调查时不要各级领导作陪……因为人多了谈话就有顾虑。”如果开会一屋子、发言念稿子,唱“高调”、说“空话”,基层官兵如何能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倾听,需要耐心,更需要一颗爱兵之心。只有身在兵中、兵在心中,主动和官兵交朋友、聊家常,既听喜讯,也听牢骚;既关注工作,也关注心事,才能听到一些“掏心窝子的话”以及“肺腑之言”“弦外之音”,进而摸到真问题,拿出好办法。

  问:甘当群众小学生

  ■杜金生

  小学生大都喜欢整天围着老师,叽叽喳喳问个不停。调研也要真心实意拜官兵为师,甘当小学生,真正问政于兵知得失、问需于兵知冷暖、问计于兵知虚实。

  “问”,是中医通过询问患者感知来判断病情的一种方式,问得越深入、越具体,诊断就越精准。但凡调研有心得者,都十分注重对话交流这一环节,通过培塑亲和力,磨练“婆婆嘴”,真正摸清基层建设底数。

  调研座谈,善问是一门艺术,也是一种态度。如果问题提到点子上、问到心坎里,官兵就会热烈响应,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如果高高在上、夸夸其谈,耍官腔、摆架子,官兵就会用“没啥问题”“一切正常”打哈哈,甚至沉默不语、内心抵触。

  “打柴问樵夫,行船问艄公。”基层官兵对基层情况最熟悉,也最有发言权。问需于兵,能明方向;问计于兵,能定良策。只要问得其方、问对其人,将心比心、以心交心,就能听到不偏不虚的声音,寻到实用管用的良策。

  切:把准脉象开对方

  ■刘毛毛

  “切”,是指通过体察脉象变化,进而开具药方。调查研究也要有“切”的能力,不仅“看病”,还要“开方”。

  “调查就像‘十月怀胎’,解决问题就像‘一朝分娩’。”调研的根本目的在于解决问题,在于成果转化。发现问题、了解问题后,必须下一番功夫深入分析,由表及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推动发展的“施工图”。

  调查得来的只是“原材料”,研究就是进行“深加工”,需要做一番交换、比较、反复的工作,把零散的认识系统化,把粗浅的认识深刻化,拿出破解难题的实招硬招。如果只调查不研究,或找出问题后束之高阁,调研就会“烂尾”,失去意义。

  “一语不能践,万卷徒空虚。”对调研中反映和发现的问题,要逐一梳理形成问题清单、任务清单、责任清单,逐一列出解决措施、责任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知难而进、迎难而上,真正把调研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破解难题的实际成效。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敢于“在敌人胸膛上练枪法”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