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盯“三后”办实事 聚焦“三前”强保障
■江苏省徐州市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 韩冬梅
5月6日,北京市朝阳区双拥办深入驻军部队召开“2023年度军人子女入学政策宣讲会”,现场气氛热烈。专业人士评价,教育拥军通过专门化优待、专业化讲解、专场化服务构建了环环相扣的高效工作链条。
前不久,广东省中山市拥军支前红旗服务队授旗仪式在中山职业技术学院举行。据悉,这一支平时服务地方应急救援、战时服务拥军支前的社会化、公益化志愿服务队伍,将成为助力部队“能打仗、打胜仗”的有生力量。
一北一南,两条双拥新闻告诉我们:从紧盯军人“后路”“后院”“后代”办实事,到聚焦“前线”“前沿”“前哨”解难题,拥军支前的内涵不断丰富,外延不断拓展。
今年3月,全国双拥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发通知,要求双拥系统发挥双拥优势助力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常态化抓好“三后”落实,创造性抓好“三前”保障,对徐州这样一座全国双拥模范城来说也是一种全新的挑战和考验。
紧盯“三后”办实事,必须用好双拥平台、发挥双拥优势。这几年,军转安置的徐州经验在全国复制推广,去年写进《退役军人就业创业蓝皮书》;实施随军家属就业安置工程效果明显,就业服务、保障就业质量持续完善,军属的融入感、归属感不断提升;严格落实相关优待政策,尽可能推动优质教育资源向军人子女倾斜。越是纵深推进双拥工作,越是深刻感到,“三后”问题年年有,只有常态化抓好落实,才能确保让广大官兵不为后路担心、不为后院分心、不为后代忧心。
聚焦“三前”强保障,必须坚持军队所需与地方所能的无缝对接。徐州围绕全力保障“前线”、全力支持“前沿”、全力服务“前哨”进行了大量探索实践。某部跨区机动演习,地方保障一路同行;集结装载,铁路部门启动国防应急保障机制,装载时间比过去缩短一半;铁路输送,沿途百余家餐饮企业及时供应热食;摩托化机动,交管部门实时通报路况信息,高速公路全程开启绿色通道。推动新时代双拥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实践告诉我们,必须着眼国家战略和部队所需,立起向战为战导向,全力推动地方生产力、发展创造力、社会凝聚力和部队战斗力同步提升。
凤凰山下,淮海战役纪念塔巍然耸立。历史不曾封存,精神始终闪亮。双拥,永远激荡着徐州的城市记忆,标定着徐州的情怀坐标,在新时代薪火相传,生生不息。“三后”不落后,“三前”更向前——放眼未来,徐州人有信心有能力把拥军支前工作做得更好。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