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军某修理厂信息技术中心何振平:无线电波激
无线电波激发无穷动力
■张 毅 张 昀
“视频画面传输是否清晰?”5月中旬,在海军某修理厂信息技术中心,一名文职人员正带领技术骨干与多艘海上舰艇进行无线电波信号联调。一来一回之间,多个数据指标转入正常范围,屏幕上各舰艇舱室画面清晰,信号传输的功率、损耗、显示等多个方面难题被一一解决。
这名文职人员是该修理厂无线车间副主任何振平,曾多次参加护航和远海联合训练伴随保障任务,先后被单位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专业技术人员、“四有”优秀文职人员,荣立三等功。
“第一次走进无线车间,看不见、摸不着的无线电波让我根本找不准发力点。”那年初夏,何振平第一次执行舰艇装备修理任务就遇上了暴雨,而当时已进入装备回装的最后环节。
“避雨,意味着要从头开始调试。早一分钟完成修理,舰艇就能早一分钟恢复战斗力。”就这样,何振平坚持冒雨作业,终于顺利完成任务。他虽然全身被淋透,但看到舰艇按计划完成了一系列实战化训练课目,一种成就感和责任感在内心升腾。
凭借着这种风雨无阻的韧劲,何振平专业能力突飞猛进,开始执行护航、海上演练等更多保障任务。
“整个舰艇编队的通信装备保障人员,只有我是一名文职人员。”一次舰艇编队远海训练任务在即,何振平发现某新型通信设备自己此前从未接触过,就第一时间联系设备生产厂家,利用休息时间研学理论资料,反复联调联试,很快摸清了该设备性能底数。
编队驶入远海,在通信电台试验期间,某设备突发故障。何振平迅速检查验证,组织舰员更换备用设备,确保后续试验顺利开展。很快,对讲机里传来消息:“无线电波信号畅通!”站在甲板上眺望辽阔海面,何振平那一刻信念更加坚定:“我想为这片深蓝做更多有意义的事。”
明确追求目标,就有了奋斗动力。通过细心观察,何振平发现部分舰员的通信专业基础比较薄弱。“舰员是舰艇装备保障的末端,他们的能力素质至关重要。”为此,何振平利用装备例行检修时机为舰员进行业务培训,结合具体装备讲解频率、波长以及天线特点等基础通信知识,官兵普遍反映收获很大,很多业务盲点被一一扫清。
“海上情况复杂多变,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学习、提高能力,任务前做好准备,任务中靠前服务,才能最大限度发挥能力作用。”任务结束后,何振平把他的保障经历分享给战友。
今年以来,该修理厂积极推动某信息网络平台的搭建工作。何振平作为技术骨干,带领车间文职人员参与方案设计、经费测算、安装调试等工作。目前,平台建设进度超前,即将投入舰艇装备保障实践。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