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赴“死地”练绝技
多赴“死地”练绝技
■高 强
“‘死地’最能检验部队,也最锻炼部队。”近日,一名全军军事训练先进个人在训练经验交流会上说,平时练兵不愿不敢主动把部队置于“死地”,打起仗来对手就可能把你逼到“死地”。多赴“死地”,才能练成绝技。
“死地”,既是命悬一线的艰难险境,也是锤炼绝技的关键之地。俗话说,“置之死地而后生”。意思是说,险境绝境最能激发人的意志和潜能,倒逼人去寻找生路出路。纵观军史可以发现,“平时训练不涉险求难的部队,在战场上都走不出困境”“那些最终取得了胜利的部队,无一不是平时训练主动跟自己过不去的部队”。
我军历来注重在险境绝境中练兵。特别是近年来,演习、拉动、竞赛等很多活动都在危难险局中开展,力度之大、标准之高、要求之严前所未有,极大提高了部队战斗力。但也要看到,仍有极个别部队怎么安全怎么训、怎么舒服怎么练,险境少去、危局少设。如此训练,就会如古人所言,“习不涉险,战遇险则危矣”。
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说:“环境同军事行动有着十分密切而永远存在的关系,它不论是对战斗过程本身,还是对战斗的准备和运用都有决定性作用。”常在“死地”练兵,往往会“对战斗的准备和运用都有决定性作用”。比如,海军372潜艇官兵之所以能在“断崖”的生死时刻化险为夷,就是因为“每个岗位都有身怀绝技的高手”。空军“强军先锋飞行大队”之所以能创造多个全军极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他们常常把自己逼到死角。
未来信息化战争中,战场环境更加复杂,战斗转换更加频繁,随时可能被逼入“死地”。胜战本领往往都是逼出来的。平时不逼到绝境、难到极致,战时就难以从容应对、克敌制胜。此身只为胜战,何惧龙潭涉险?只有多赴“死地”练绝技,多些步步惊心、处处惊魂,把训练标准练到大纲上限,把操作技能练到装备极限,才能“投之亡地然后存,陷之死地然后生”。
古人云:“天下事或激或逼而成者,居其半。”一个人不逼一逼自己,永远不知道自己有多大潜力。研究表明,主动在“死地”中练兵更有助于提高部队战斗力,平时对抗训练难度、强度、危险度高的部队,更容易急中生智,走出险境。同时也要看到,作战预案有没有漏洞,在“死地”中才能测得出;官兵心理素质是否过硬,在“死地”中才能看得出。实践告诉我们,要想“置之死地而后生”,就必须先练就在“死地”中求生的本领。
(作者单位:陆军军事交通学院镇江校区)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