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人形机器人军事运用:势必向集群化、规模
关注人形机器人军事运用
■王永华
机器人从履带式到多足式,再到四足式,最终演进为两足人形,标志着人工智能的高度发展和深度应用。需要注意的是,人形机器人不只是传统机器人的外形改变和能力简单提升,而是软硬件全面迭代升级,智能水平的实质性飞跃。人形结构、智能“大脑”和先进材料工艺,使人形机器人具备了独特优势。与人相比,人形机器人突破了生理极限,不受情感因素影响,能够适应危险环境,可以长时间不知疲倦地工作。与其他无人系统相比,人形机器人形体结构更接近人,能模拟人类各种活动,更好地实现人机交互,更适合替代人类完成复杂任务。人形机器人技术快速发展,必将推动军用人形机器人发展和实战运用。
人形机器人的军事运用,将深刻改变作战力量组织和运用形态。在力量组织形态上,军队将规模化编成人形机器人,大量作战岗位由人形机器人担任,人机混编成为常态。一个战斗班组可以由士兵和多个人形机器人编成,也可以由人形机器人单独编成,如编成机器人侦察分队、机器人打击分队等。智能机器人部队随之应运而生,从而改变传统人与武器装备的构成模式。在力量运用形态上,战时可根据作战任务和目标,对人形机器人进行人机混合编组、机器人单独编组。作战过程中,人形机器人可以操作装备,在特定战场时空条件又能充当装备,实施攻防行动,悄然改变人与武器装备的结合方式。作战人员主要在后方指挥决策,一线任务由人形机器人与智能化平台协作完成,科幻片中的“无人争锋”场景将走入战争实践。
人形机器人对作战方式、战争形态的全面影响,需要经历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漫长过程。正像莱特兄弟驾机飞行一样,当时还无法想象飞机在战争中有多大用途,但随着飞机性能改进、运用范围拓展,很快催生了空中轰炸等作战方式。要想改变作战方式和战争形态,人形机器人还须向规模化运用方向发展。人形机器人的大规模运用,需要人形机器人实现产业化生产,在部队编成上占有很大比例,战时运用人形机器人能达成独立作战目的。数量是影响作战效能的一个重要方面,一个人形机器人实施攻击、防御行动,效果、威力非常有限,但大规模运用人形机器人形成集群,就能实现作战能力的跃升,成为侦察、攻击和防御的主体。
展望未来,人形机器人的军事运用势必向集群化、规模化发展,加速推动战争形态向更高的智能化水平迈进。创新人形机器人作战运用,探索智能化机器人部队建设,将成为打赢未来高水平智能化战争的重要基础。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