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军队选拔人才应持续深化精准征集
持续深化精准征集
■张立克
强军必先强兵。为军队选拔人才,是征兵工作的核心任务。随着国防和军队建设加速推进、武器装备迭代更新,迫切需要征集更多优秀青年,为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提供高素质人才支撑。
服从国防需要,聚焦备战打仗,依法、精准、高效征集高素质兵员,是新修订《征兵工作条例》提出的明确要求。这是实现军事人员现代化的内在要求,也是推动征兵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强军所需,即是征兵所应。近年来,各地立足实际,大胆改革创新,不断推进征兵工作转型发展,在精准对接需求、精准选拔兵员、精准审批定兵等方面进行有益探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也要看到,目前的精准征集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为,科学精细的岗位需求标准尚未建立,关注更多的是兵员的学历和专业,人才需求的多样性、差异化特征不够明显,精准征兵指向不够清晰;顺畅高效的需求对接机制尚未形成,兵役机关与部队有待进一步达成共识、形成合力;开放共享的数据信息平台尚未构建,兵役机关实时采集数据信息、精准掌握兵员潜力仍有局限性。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精准征兵是一项探索性创新性工作,需要各级兵役机关和部队积极适应新时代军事人力资源需求规范化、专业化、精细化要求,创新兵员素质评价体系,构建新型征集补充模式,着力实现征兵“供给侧”与部队“需求侧”无缝对接,推动征兵工作更加聚焦备战打仗。应抓好顶层设计,综合考虑不同类型岗位现实需求和适龄青年素质专长,建立起与部队岗位需求相适应的兵员综合评价标准体系。应强化数据支撑,大力推进征兵信息化建设,真正实现军地信息数据共享互通,以信息化支撑征兵精准化。应优化征补模式,对科技含量高、战斗力生成周期长的技术密集型岗位,兵役机关可依托高校储备培养军地通用专业技术兵员,征集补充备战打仗紧缺急需人才;对普通岗位,可按照文化程度、专业特长、身体素质等对兵员进行综合衡量、分类评价,根据岗位类型特点和部队总体需求精准匹配补充,有效提升军事人才综合使用效益。同时,建立常态长效的需求对接机制,通过不同时机、不同层面的协调对接,让补充需求实起来、准起来,为在更大范围推广精准征兵奠定基础。
各级兵役机关应以对党的事业负责、对部队战斗力建设负责、对广大应征青年负责的态度,深入研究分析新时代征兵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主动作为、勇于担当,把更多优秀青年选送到合适的岗位战位,做到人岗相适、人尽其才,切实为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提供人才支撑。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