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贵州省习水县一家三代十四人接力从军:刘家好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8:15
导读:贵州省习水县一家三代十四人接力从军—— 刘家好儿郎 传承好家风 ■刘远懋 欧 言 贵州省习水县人武部官兵与官店镇何村村村民刘永金一家和其他退役军人家人合影

  贵州省习水县一家三代十四人接力从军——

  刘家好儿郎 传承好家风

  ■刘远懋 欧 言  

  贵州省习水县人武部官兵与官店镇何村村村民刘永金一家和其他退役军人家人合影。刘远懋摄

  6月中旬,贵州省习水县人武部工作人员翻山越岭,来到位于大娄山脉深处的官店镇何村村,慰问戍边战士刘远雄家人。让大家感到意外的是,刘远雄家左邻右舍门楣上都挂有“光荣之家”牌匾。90岁高龄的村民刘永金自豪地说,“这几户都是我们这个大家庭的,我们刘家三代人中有14个当兵的……”

  聆听刘永金的讲述,人武部官兵走进这个大家庭,从20多枚军功章和60余本获奖证书中,从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里,感受着刘家人浓浓的家国情怀,体悟着一份深厚的红色传承。

  在何村村的村口,有一块两米多高的石碑,上面镌刻着“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字样。每年,村中心小学师生、村民兵连民兵都会来到石碑前开展革命传统教育。

  “何村村的村史记载,1935年红军长征四渡赤水,何村村父老乡亲举着火把迎送红军进山出山,帮助官兵埋锅造饭,与长征红军结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改革开放以来,县政府和人武部官兵帮助村里修路、拉电、共建人饮工程,想方设法帮助村民们摆脱贫困走向小康。党恩军恩孕育了浓浓的拥军报国情。”该县退役军人事务局领导介绍,新中国成立至今,何村村有70余人参军。

  在红色血脉滋养哺育下,“忠诚、孝道、仁勇、节义”成了刘家人的家风家训。刘永金的父亲刘京焕是村里的教书先生。抗美援朝战争期间,他动员子侄们参军保家卫国,他的二儿子刘永发、义子王银兵、侄子何进礼及其好友之子李大朝等4人成为志愿军战士。

  刘永发等4人退役返乡后,常给村里年轻人讲抗美援朝战场上的战斗故事,志愿军战士成了青年一代的偶像。

  在战斗英雄感召下,刘永发的二儿子刘远银和侄子刘远平、刘远康、刘明其分别前往云南、湖北和广西服役,侄子刘远勇在川藏线上一干就是16年;长孙刘安伟刚退役,二孙子刘安成已踏上从军路,刘安成退伍回家后又送三弟刘安海去入伍……

  红色家风接续传承,刘家儿郎建功军营。在内蒙古服役12年的刘安飞,被所在单位评为十佳优秀班长,参与大小救援行动200余次;在西宁服役的刘浪,获得卫国戍边奖章,在旅级比赛取得多项第一名;在宁夏服役的刘俊红,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士官、“感动贺兰劲旅”十佳人物;戍边战士刘远雄5次被表彰为支队军事训练标兵……

  退役后,他们凭着在部队练就的过硬本领,成为企事业单位骨干、技术能手、民兵骨干、乡村振兴先进典型。在各自岗位上努力实现人生价值的同时,他们积极宣传兵役法规、征兵政策、优抚政策,每逢春节、家庭聚会等时机,主动召集村中父老乡亲,开展“话国防、唠家常、树理想、立志向”亲情培志活动。近两年,村里王良胜、杨廷、唐建伟等8名大学毕业生在他们的动员下相继报名参军,在军营施展才华抱负。

  看到身着迷彩服的工作组人员来刘永金家慰问,闻讯赶来的村民们也纷纷介绍起来,对着刘永金家中的“军人荣誉墙”竖起大拇指。见此情景,刘东阳、刘佳佳、刘谦等刘家后辈满怀憧憬地说:“参军真光荣,待大学毕业,我们也要报名应征,把爱国崇军的接力棒传下去!”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