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使命扛在肩上 把责任刻在心头
把使命扛在肩上 把责任刻在心头
■黄 来
“我们一定要把使命扛在肩上、把责任刻在心头,勤于思考,埋头苦干,干一行、钻一行,兢兢业业把工作做好。”习主席这句饱含深情的嘱托,一直激励着我在岗位上埋头苦干、砥砺前行。
本职岗位既是我们履行职责的基本平台,也是践行强军使命的重要阵地。从一名懵懂青年到一名合格军人,再到转改文职人员,我先后经历了多次单位撤并降改、岗位身份调整。无论身处哪个岗位,我都始终牢记“把使命扛在肩上、把责任刻在心头”,立足自身岗位,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
岗位虽小,责任重大。习主席号召广大青年要“把小事当作大事干,一步一个脚印往前走”。分配到赣东北某仓库后,我很快发现这里“白天兵看兵、晚上数星星”,不仅单位地处偏僻,而且工作单调,查库巡线,年复一年。即使和心中理想岗位有距离,我仍旧兢兢业业对待自己的工作。因为我知道,一支军队的强大,需要冲锋陷阵的精兵强将,同样也离不开千千万万身处平凡岗位尽职尽责的官兵,我的岗位虽然不起眼,但也承担着重要职责。记得在一次查库巡线过程中,我发现水沟内水面上直冒“油花”,当即顺着管线往上一一排查,最终发现汽油正在从闸阀口往下渗,我果断采取措施,将渗漏处堵上。每每想起这件事,我心中都会后怕,如果当时没能及时发现这一险情而引发事故,后果将不堪设想。经历了这件事后,我更加深刻认识到岗位就是战位,知责更要尽责,无论在哪个岗位,只要始终高标准履职尽责,都能建功立业。
“革命军人是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因为工作需要,我被抽调到机关担任干事。岗位转换通常意味着跨入一道新门槛,以前积累起来的能力和经验,可能将就此“归零”。面对新的岗位、新的挑战,应该怎么办?我的体会是,应当像习主席要求的那样,“勇于攻坚克难,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在干事岗位工作不久,我就受领了政工比武任务。虽然任职时间不长,自己的政工素养还不够扎实,但我并没有因此退缩,而是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钻研业务知识,“恶补”各种技能,经过不懈努力,我最终取得了“干事组”个人全能第二名的成绩。实践证明,只要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就能克服前进道路上的种种挑战,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能干出佳绩。
2020年,随着国防和军队改革的进一步深化,我的军旅生涯迎来了关键一年。这一年,我毅然选择了转改文职,用实际行动拥护支持改革。尽管脱下了军装,转变了身份,但我一如既往地保持着冲锋姿态,始终把责任刻在心头,在平凡岗位上尽职尽责工作。在退役干部集中移交安置过程中,我化压力为动力,“一人一策”制订移交工作方案,圆满完成了任务,因成绩突出还荣立了三等功。去年,为保障好基层骨干疗养,我精心制订方案,细化活动安排,跟进做好协调保障工作,使前来疗养的基层骨干得到了较好的休养调整,精神饱满地奔赴各自岗位。在与他们朝夕相处中,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任何岗位都能成才,都能建功立业,关键要看你能不能埋头苦干、肯不肯全力以赴。今年年初,新的文职人员制度颁布实施后,文职人员发展前景更加广阔。作为一名军队文职人员,我要保持本色不变,立足本职岗位,扎实履职尽责,以饱满的热情、昂扬的斗志、顽强的作风投入强军实践中,为强军事业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作者系联勤保障部队某康复疗养中心政治协理员,文字整理:尤昕南、郭艳明)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