琵琶歌唱响“从军行”
琵琶歌唱响“从军行”
■湖南省通道侗族自治县侗族琵琶歌非遗传承人 石志运
“侗乡好儿郎,一心参军忙……”6月的清晨,一声鸡鸣唤醒了沉睡的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侗寨。每到征兵宣传季,我便带着侗琵琶来到风雨桥上,唱响征兵宣传琵琶歌。
“吃不离酸,歌不离口。”这是流传在侗乡的一句俗语,琵琶歌已在座座侗寨流传了上千年。
1975年,我16岁,开始学习弹唱琵琶歌。40余年间,我走村串寨、拜师学艺,和琵琶歌结下不解之缘。
2008年,经过申报、考核,我被湖南省文化厅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侗族琵琶歌代表性传承人”。捧着红彤彤的证书,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当好合格的传承人。
一开始,学习琵琶歌的学员来自五湖四海,时间难以统一,集中授课难度很大。
根据学员不同学习进度,我建立多个“湘桂黔三省琵琶歌侗歌研讨传承”线上交流群。同时,邀请身边精通琵琶歌的老师成立教学联盟,在群里分享创作经验,解答学员疑惑。
“石老师,我写的这篇琵琶歌符合韵律吗?”群里,经常有各种关于琵琶歌的问题。除了解答学员的疑问之外,交流群更像一个线上课堂,将如何学习琵琶歌的经验传向全国各地。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的火热“出圈”,我想:“能不能试着在短视频上传播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琵琶歌、学习琵琶歌?”于是,我将之前自主编撰的十几本侗族琵琶歌教程书籍,一一录制成配套教学视频,让大家更加生动、直观地了解琵琶歌韵律和以琵琶歌为代表的侗乡文化。
乘着短视频的东风,越来越多的人认识了侗族琵琶歌,交流群规模不断扩大。
“让琵琶歌符合时代要求,跟上社会脚步才能不被淘汰。”一次交流中,学员吴永娟一句不经意间的话让我明白,传承应该在守正中创新。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每年征兵季,街头巷尾都张贴着征兵宣传海报,播放着征兵宣传歌曲。“为什么不用琵琶歌创作一首征兵宣传曲呢?”这个念头萦绕在我心头。
说做就做。我将征兵政策里的“干货”编进歌词中,用富有民族特色的方言演唱:“大家齐响应,为国守边防。征兵政策好,老乡热情高……”就这样,一首韵律明快、朗朗上口的征兵宣传琵琶歌诞生了。
通过拍摄短视频在互联网上传播和村村通广播播放,这首琵琶歌不仅唱响了侗族村寨,还传遍了大江南北。这样做既激发了适龄侗乡青年的参军热情,又让琵琶歌在“网生一代”和侗乡年轻一代中打开了“知名度”。
40多年来,我共编写创作侗族琵琶歌1300余首,先后到全国各侗族地区演唱和参加比赛1200多场次。
最近又到了征兵季,每周我都会按时出现在征兵宣传点位,为报名参军的青年送上一曲。未来不管是10年还是20年,只要我唱得动,我就会继续唱下去,还要带动更多的人唱响琵琶歌,传承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易传涛、吴贵勇采访整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