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重在铸魂——铸信仰之魂,铸忠诚之魂,铸
教育重在铸魂
■袁自亮
●铸信仰之魂,铸忠诚之魂,铸胜战之魂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在“立德树人、为战育人”的新时代军事教育方针指引下,军事教育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重在做好铸魂工作,具体来说,要铸信仰之魂、忠诚之魂、胜战之魂。
铸信仰之魂。人无信仰不立,军无信仰不聚。革命军人的信仰信念,应当建立在对马克思主义的深刻理解和对历史规律的深刻把握之上。产生于170多年前的马克思主义,犹如壮丽的日出,照亮了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光明大道。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要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在学深悟透、融会贯通上下功夫,努力掌握贯穿其中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领悟蕴含其中的道理学理哲理,做到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通过理论学习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自觉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忠实实践者。
铸忠诚之魂。对党忠诚,是革命军人首要的政治品质。近日读小说《红岩》,内心深受触动。书中刘思扬的原型刘国鋕,因叛徒出卖被捕入狱。面对特务劝诱,他斩钉截铁回答:我死了有党,等于没死;我如出卖组织,活着又有什么意义。习主席曾用这个故事教导我们:“对党忠诚就是要这样,无论顺境逆境,都铁心跟党走、九死而不悔。”培育青年官兵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就要充分认清对党讲忠诚,要害在“绝对”二字,就是唯一的、彻底的、无条件的、不掺任何杂质的、没有任何水分的忠诚。要教育引导青年官兵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贯彻军委主席负责制,在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中真正做到听党指挥、步调一致,忠实履行好新时代的使命任务。
铸胜战之魂。今天的和平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英雄的人民军队一路走来,经历了无数艰难险阻,用“小米加步枪”打败了国民党反动派,用“钢少气多”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90多年来,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小到大,先后形成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上甘岭精神、硬骨头精神等一系列伟大精神,涌现出董存瑞、黄继光、邱少云、李向群等一大批英模人物,铸就了铁心向党、敢打必胜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这些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就是胜战之魂,是人民军队成就过去、把握现在、赢得未来的特有政治优势和强大精神动力。铸魂育人就要坚持从思想入手,紧扣能打胜仗,面对复杂形势的挑战考验、练兵备战的使命重任、转型建设的时代召唤,努力把青年官兵培养成能打胜仗的一流军事人才,为如期实现建军一百年奋斗目标、加快把人民军队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贡献智慧力量。
(作者单位:陆军装甲兵学院士官学校)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