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地图 - RSS地图 中国专业特种部队军事网 - 特战基地
您的当前位置: 主页 > 军事新闻 > 军情动态 >

以“无我视角”打开“全局视角”

来源:特战基地 编辑:华夏网 时间:2025-08-19 07:43
导读:棋手有时跟不上其思路。AlphaGo的思维,是纯粹的全局思维。 全局思维并不是破除“常态偏差”的关键,“无我视角”才是。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事人容易患得患失,导致

指挥员在指挥作战时,往往将注意力集中在战场上战斗最激烈、争夺最胶着的方向或地域。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够最大限度地接收战场信息,支撑正确决策,确保战斗胜利。但也存在不足,那就是过于聚焦战役局部,容易导致思维受限,在其他方向上丧失先机,进而对战役全局造成不利影响。

这就像下围棋。棋盘上的局部厮杀,好比一场战斗,棋手总想着先把这个局部处理完了,再去别的地方。其实正确的做法是不管这场战斗有没有结束,只要局部的争夺价值已经小于棋盘上另外一点的价值,就应该主动“脱先”。但很多棋手总是难以做到这一点。做不到的原因并不是意识不到局面出现异常,而是人的思维一旦沉浸在某种状态,就会更在意局部得失,并忽略异常信号。人的这种认知特点被称作“常态偏差”。

战争中同样存在“常态偏差”。一个典型的例子是二战中的基辅会战。德军在进攻苏联的过程中,前期进展迅速,导致其产生了严重的轻敌思想。在战役部署上,为消除所谓的南翼威胁,耗时近两个月,德军对基辅地区的苏联红军实施战略包围。尽管取得了突出战果,但这场会战却对战争全局造成了极为不利的影响——德军过于在意基辅方向的局部得失,错过了发起莫斯科战役的最佳时机。

那么,如何才能避免“常态偏差”?科学家建议,人类可以学学AlphaGo。人类棋手在看过AlphaGo的棋谱之后发现,AlphaGo下棋看似东一下西一下,毫无章法,然而每一步都下在整个棋盘战术价值最高的位置,导致人类棋手有时跟不上其思路。AlphaGo的思维,是纯粹的全局思维。

全局思维并不是破除“常态偏差”的关键,“无我视角”才是。因为“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当事人容易患得患失,导致迷失在局部;旁观者没有利益纠葛,看问题反而更全面客观。决策者往往是“当局者”而非“旁观者”,“常态偏差”恰恰大多存在于“当局者”身上。因此,善用“无我视角”,将自己身份由“当局者”转换为“旁观者”,才更有可能作出正确决策。

回到苏德战场,如果德军使用“无我视角”,选择将变得简单。“我”的视角是,先把基辅之敌彻底消灭,消除后顾之忧,然后进军莫斯科;“无我视角”则是,假设我是苏德之外的第三方,那么在冬季即将来临且莫斯科不断增兵的情况下,是选择继续鏖战基辅,还是立即进攻莫斯科?答案不言自明。

战争史上,使用全局思维的案例本就不多,“当局者”使用全局思维的案例更是少之又少。因为天生具有全局思维的人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一旦变成“当局者”,往往容易陷入局部思维难以自拔。因此,“无我视角”说起来容易,做到很难。那么,有没有什么可行的方法有助于人们转换视角呢?笔者认为,对于指挥员来说,最简单可行的策略就是求助于第三方,如上级。上级虽然也是利益相关者,但毕竟不是当事人,且下级眼中的“全局”本身就是上级眼中的“局部”,因此上级更有可能提出更好的解决方案。

1948年12月1日,国民党军队向包围张家口的我华北野战军第三兵团发起大规模多路进攻。其中,我第二纵队第五旅设在孔家庄的前沿阵地遭到敌人疯狂进攻。敌我双方激战近8个小时,敌人凭借优势兵力,攻破了五旅前沿部分阵地。五旅指挥员打红了眼,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准备亲自带领1个连的战士支援一线,与敌展开肉搏战。纵队领导及时赶来劝阻了五旅指挥员,并急中生智,提出向友邻一纵“借兵”的建议。最终在一纵的支援下,五旅仅用2个小时就将来犯之敌彻底消灭,夺回了阵地。此战,五旅指挥员作为“当局者”,其与敌肉搏的想法固然勇气可嘉,但显然并不明智。而纵队领导作为“旁观者”,能够更加全面客观地评估战场态势,他的“借兵”建议,显然更有利于完成上级赋予的任务。五旅指挥员眼中的“全局”,只是纵队领导眼中的“局部”。

未来战争中,战场多域、空间多维、力量多元、形式多样,这就意味着“全局”更大、“局部”更多。对于指挥员来说,更要学会适时转换思维方式,以“无我视角”破除难题困局。此外,还可以多向“旁观者”咨询,向第三方请教,帮助自己打开“全局视角”。

责任编辑:特战基地编辑
上一篇:重视战场装备抢救抢修
下一篇:没有了
Copyright © 2019-2024 Power by 特战基地 www.tezhanjidi.com 备案号:吉ICP备19000289号-2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