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武竞赛取消并列排名
比武竞赛取消并列排名
■庞耀鹏 本报特约通讯员 陶 磊
盛夏时节,第82集团军某旅一场群众性练兵比武在野外驻训场打响。随着考官一声令下,参加通信专业比武的官兵,成功处置各种临时特情,顺利完成规定课目。
“王戴92分、戴超林92分,并列第三名……”考官现场宣布成绩。按以往惯例,为实现激励作用,并列排名的战士都能登上领奖台。正当大家以为一切尘埃落定之际,考核组临时出题,要求参赛选手围绕光缆线路故障抢修进行加赛。最终,戴超林以微弱优势取得胜利。对此,考核组解释道:“可能有的同志没有仔细阅读赛前下发的评分规则。为了让比武竞赛向战场靠拢、向实战聚焦,我们今年对排名和奖项设定进行了一些调整。”
往年,该旅组织的军事比武竞赛中,团体比拼和单项竞技经常出现并列排名,部分课目甚至有过3人成绩并列的情况。
针对这种现象,该旅领导调查得知,以前由于部分比武课目量化评分细则不够详尽,遇到选手实力相近的情形只能概略评定,由此产生了许多并列名次。此外,也有一些评委在比分相差无几时,本着“不打消选手积极性”“重在参与”的原则,习惯性地把分数找平。
找到问题症结,比武竞赛到底该不该有并列名次的讨论被摆上了桌面。在该旅议战议训会上,有人认为,多让一些官兵站上领奖台,有利于激发大家的训练热情;也有人提出不同意见,如果总是“你好我好大家好”,长此以往,大家勇争第一的劲头就会弱化……
“只有在比武竞赛场上拉开差距,才能倒逼选手在平时训练中补齐不足。”通过讨论,该旅党委一班人达成共识:今天的赛场连着明天的战场,走上比武场,就得拼输赢、见高低。
今年比武前夕,他们重新研究制订比武方案,将比武内容、竞赛标准和评分规则逐条细化,取消并列排名,还把敌情意识、战术素养等各方面因素量化为具体指标,让比武更加贴近实战。
规则一变,效果立彰。在侦毒专业比武加赛中,从侦检用时到侦毒管消耗,从作业流程到战术动作,都有相应评分标准,大家丝毫不敢出错,竞争尤为激烈。“新的评判方式更加客观精准,不仅激发了战友们勇争第一的斗志,更让他们清晰看到自身短板,在日常训练中有针对性地固强补弱。”该旅侦察技师、三级军士长兰福荣说。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