跋山涉水的“生命接力”
跋山涉水的“生命接力”
■本报记者 彭冰洁 通讯员 李国臣
受强降雨影响,北京市房山区霞云岭乡、大安山乡、史家营乡出现公路坍塌、山体滑坡等险情,20个村庄与外界通信中断、失去联系。
8月2日15时,接中部战区联指中心命令,第82集团军某旅紧急派出官兵前往失联村庄,担负恢复通联、前送物资、转移群众等任务。22时,17个村庄已与外界取得联系。但是,史家营乡元阳水村、柳林水村、杨林水村3个村庄仍然失联。
经过近3个小时徒步行军,3日9时,第一队侦察兵成功到达元阳水村和柳林水村。
10时20分许,第二队侦察兵抵达受灾更为严重的杨林水村。大家还没来得及休整,突然接到一个让人揪心的消息——村内一名13岁的女孩身受重伤,急需转运救治。原来,女孩家的房屋两天前被山洪冲毁,虽然孩子被村民救上岸,但双腿、右臂受伤严重,因缺医少药,躺卧两天后病情逐渐加重。
得知女孩的父亲在外工作无法取得联系,官兵们立刻赶到女孩家中。一边利用就便器材制作简易担架,一边使用急救包对女孩进行包扎固定,争分夺秒做好转运前的准备工作。
该旅指挥员收到情况报告后,迅速研判,立即派出由11名侦察兵组成的小分队,携带担架前往接应。
“多耽搁一秒钟,孩子就可能有生命危险。”连续攀行4个多小时,奔波18公里山路,官兵想方设法尽早把女孩转运出去。
山谷中空气潮湿闷热,官兵顾不上休整,抬起女孩向山外出发。遇到河水阻断,就用肩膀扛;穿越横枝断木,就用双手举;途经狭窄路段,就手把手地传递,一组队员体力不支由另一组队员顶上……一路上,官兵们一边照顾女孩,一边开辟通道,加快转运速度。
又经过4个小时的艰难跋涉,小分队终于走出险难路段,与接应小分队会合,官兵密切协作,向最后的10公里山路发起冲锋……
19时许,经过跋山涉水的“生命接力”,这名女孩被成功转运至疏通道路,送往就近医院救治。
望着救护车远去,官兵们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