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铜梁区人武部着力加强少云民兵应急连建
追寻英雄足迹 争做英雄传人
——重庆市铜梁区人武部着力加强少云民兵应急连建设纪事
■本报特约记者 赵晓菡
“命令你部于10时前集结,执行保交护路任务……”7月下旬,重庆市铜梁区军地联合组织的保交护路演练在某地段拉开帷幕。接到命令后,该区少云民兵应急连立即奔赴指定地域,开展警戒防卫、设置路障、铺设简易道路等课目演练。参演民兵相互配合默契、专业技能过硬,圆满完成演练任务。
铜梁区是邱少云烈士的故乡。1952年10月,在抗美援朝前线,26岁的邱少云为了完成潜伏任务,严守战场纪律,烈火焚身而纹丝不动,直至壮烈牺牲。为纪念邱少云烈士,该区人武部组建少云民兵应急连,挖掘邱少云精神的时代内涵,让红色基因在英雄故里代代相传。
8月初,记者走进少云民兵应急连连部,处处可见邱少云“身影”:办公楼走廊设有邱少云故事角,会议室有一面邱少云荣誉墙,民兵活动室悬挂邱少云英模画像,营院橱窗张贴学习标语口号……除此之外,该人武部还组织人员创作《少云民兵之歌》,总结少云民兵应急连连训等,在潜移默化中增强民兵的责任感、归属感。
“邱少云对党忠诚、严守纪律、顾全大局、勇于担当的精神,是铜梁人宝贵的精神财富,区人武部坚持以邱少云精神为引领,加强民兵责任意识、使命意识。”该区人武部领导介绍,他们通过定期邀请军地专家和邱少云烈士生前战友为少云民兵应急连辅导授课,探索打造少云民兵网络教育课堂,并组织民兵前往邱少云烈士纪念馆、邱少云故居开展现地教学、主题党日等活动,让民兵在体悟邱少云精神中赓续红色血脉。
为提高少云民兵遂行使命任务的能力,铜梁区委、区政府和区人武部联合出台《进一步加强少云民兵应急应战能力建设的措施》。人武部采取集中轮训、挂钩联训、实战演练等,夯实民兵军事素质基础,锤炼敢打敢拼的血性胆气。同时,他们围绕重点时节、特殊时期可能出现的突发情况,组织少云民兵进行针对性训练,并与区应急、公安、消防等单位和专业救援力量实施联训联演,在实战实训中摔打磨练,提升遂行支援保障作战任务能力。近年来,少云民兵应急连建设成效显著,在执行各项急难险重任务中发挥了主力军作用。
“服从中国共产党领导,积极参加国家建设,忠实履行国防义务……”在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到来之际,该人武部组织少云民兵应急连前往邱少云烈士纪念馆开展主题党日活动,民兵高举右拳,重温入队誓词。“我们要向英烈学习,追寻英雄足迹,争做英雄传人,以小我成全大我,积极为国防建设作贡献。”民兵陈晓峰说。
英雄已逝,精神永存。在铜梁,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少云民兵。去年8月20日,铜梁区巴岳山发生森林火灾。“所有人员立即到人武部集合,执行扑灭山火任务。”当天深夜,一条紧急通知发至“少云民兵”微信群中。接到通知时,民兵刘成杨正在家里照顾坐月子的妻子,他匆匆交代一句“我去救火了,你照顾好自己和孩子”后,直奔集合地点。火势太大,人员无法靠近,刘成杨和战友们扛着水枪冲在第一线。当时,气温高达40多摄氏度,加上大火炙烤,刘成杨中暑晕倒。醒来后,他稍作休息,又拿起锄头开辟隔离带。经过消防人员、民兵等救援力量连续奋战,大火终于被扑灭。
“身为少云民兵,关键时刻就要像邱少云一样挺身而出、敢于担当。”刘成杨说,“等孩子长大了,我要把邱少云烈士的故事讲给孩子听。”
“老张,最近工作怎么样?爱人身体还好么?”家住铜梁区南城街道西来村的张景奇,妻子患有严重哮喘,一家人的生活靠他打零工维持。为帮助张景奇一家改善生活,西来村党委副书记、少云民兵应急连连长周良鼓励张景奇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并推荐张景奇到一家文旅公司负责景区绿化工作。如今,张景奇一家年收入4万元左右,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除此之外,周良还动员村民集中流转土地,规模化发展中药材、葡萄、苗木、生态水稻等特色产业,发动少云民兵骨干给村民传授种植技术,帮助缺乏劳动力的家庭完成春耕。慢慢地,村民的腰包鼓了起来,脸上的笑容越来越灿烂。周良所做的一切,村民看在眼里、记在心上,逢人都夸周良。周良说:“邱少云烈士为了祖国献出了宝贵生命,我为乡亲们做点事,尽一点微薄之力不值一提。”
铸英雄之魂,承英雄之志。抗美援朝时期,邱少云烈士用生命谱写了“牺牲小我,成就大我”的壮丽篇章;进入新时代,少云民兵应急连赓续红色血脉,用实际行动展现了邱少云精神传人的使命担当。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