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我所信 做我所讲
讲我所信 做我所讲
■何东平
●将“信”融入骨髓,把“行”贯穿始终,切实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提高能力本领、激扬奋斗精神上发挥示范导向作用
“我讲我所信的,也做我所讲的”,这是“最美新时代革命军人”、火箭军士官学校基础部政治工作教研室教授顾爱云的教学理念。她坚持高擎信仰火炬、矢志铸魂育人,积极深入基层开展理论服务,为官兵播下真理的火种,为我们学习宣传党的创新理论立起了标杆。
理论宣讲作为理论传播的重要途径和方式,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要想把党的创新理论讲得有声有色、深入人心,就要做到讲我所信。基于对党的创新理论的深刻认识和理解,顾爱云不断创新方式方法,把“大道理”融入“小故事”、为“大主题”打开“小切口”、将“大目标”对接“小目标”……她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把鲜活的思想讲鲜活,把彻底的理论讲彻底,将蕴含于理论中的道理学理哲理讲得令人信服,有力推动了党的创新理论深入人心。
主题教育中,带兵人应当好党的理论宣传者,带头真学真信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以真挚情感坚定信念学,以务实举措笃信虔诚学,深刻理解这一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切实感受到党的创新理论的强大力量,才能在思想深处起共鸣,更加坚定对习主席的信赖拥戴和对强军兴军的信心决心。有信仰的人讲信仰,有奋斗精神的人讲奋斗精神,必将影响和带动更多的人学好用好党的创新理论。倘若带兵人对所学的理论自己都不相信,就不可能讲出精髓,讲得让官兵信服,理论宣讲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因此,带兵人须做到讲我所信,赋予理论宣讲更多创造力和感染力,真正把理论传播到官兵的头脑里、讲到官兵的心坎上,使理论武装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一位教育家说过:“教育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一位领导同志也有过类似的表达:同样的话,有的人去说是“一言九鼎”,有的人去说却“一文不值”。原因何在?根本在于人格的力量。宣讲党的创新理论,既要靠“讲好”,充分激发真理自身蕴含的巨大魅力,更要靠“做好”,让受教育者从教育者身上感受到人格的力量。信其人,方能服其理。带兵人只有带头践行党的创新理论,真正做到做我所讲,官兵才能从心底里佩服你、信服你,真理的力量才能更好地被释放出来。
有这样一则故事:新中国成立初期,一所军校开学,邀请陈毅讲话。陈毅问,新学员都有些什么问题?校领导说,大家热情都很高,但却不大服从校规,例如不少人不按规定剃光头,还提出要改校规。陈毅听了,什么也没说,当晚就剃了光头。举行典礼时,他衣冠严整,对学员们说,小同志们,你们今天当兵,就是决心参加革命,而为人民服务是终身的,可不是一时一事的,今天想起就革命一下,哪件事愿意就服务一次。我是老革命了,仍在时时事事提醒自己。小战友们,我们在这件事上一样,既然下了决心,终身不渝,那就常要从头开始!说完,陈毅一下子把帽子摘了下来,指着自己的头大声说:“从头开始!”在场学员由静默转为惊愕,随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后来,全校男学员都剃成了光头。
一个行动胜过一打纲领。罗荣桓曾说:“不要只是以口号去要求别人,那样只会使自己脱离群众,使自己成为一个空头革命家,而应该以实际行动去影响别人。”在部队,带兵人的“行”是最好的“抓”,带兵人的“带”是最好的“领”。带兵人与官兵朝夕相处,须注重“身教”,即身体力行、率先垂范,才能影响和带动官兵。这就要求带兵人既要当好科学理论的坚定信仰者,更要争当忠实践行者,用行动展现党的创新理论直抵人心的魅力。作为带兵人,须在学思用贯通、知信行统一上下功夫,将“信”融入骨髓,把“行”贯穿始终,切实在坚定理想信念、强化使命担当、提高能力本领、激扬奋斗精神上发挥示范导向作用,把党的创新理论转化为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动力,影响带动新时代官兵踔厉奋发、不负重托,在新征程上创造新业绩。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