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成调研报告不是调研“终点”
形成调研报告不是调研“终点”
■聂学政
习主席强调:“调查研究是谋事之基、成事之道,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决策权。”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传家宝,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本功,也是党员干部破解难题的“金钥匙”。只有真正用好调查研究这个传家宝,集智攻关解决制约单位建设发展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才能推动单位建设全面进步、全面过硬。
衡量调查研究搞得好不好,不是看调查研究的规模有多大、时间有多长,也不是看调研报告写得怎么样,关键要看调查研究的实效。调查研究之前,要确定主题、制订具体方案,从对战斗力提升管用不管用、基层官兵满意不满意等实际出发,准确掌握第一手资料。对调查得来的材料,不能作主观裁剪拼凑,要以事实为依据,对材料进行全面科学的分析研究,从而形成调查结论。
调查研究要坚持从官兵中来、到官兵中去,放下架子、扑下身子,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官兵,问计于基层、问计于官兵、问计于实践,把调查研究的好事实事办到官兵心坎上。注重倾听基层官兵的呼声、反映基层官兵的愿望,切实把情况摸清、把问题找准、把对策提实。
问题是时代的声音。以“问题导向”引领“调研方向”,是我们党一以贯之的优良传统。能不能真正解决问题,官兵满意不满意,是检验调研科学性、有效性的评判标准。个别领导干部在调研中只是发现问题,不去解决问题;只是摆出问题,不去整改问题。调查研究首先要找准问题、有的放矢。每一次开展调查研究前,都应该认真梳理需要解决的问题。只有带着问题去,调研才会有方向、有重点,才能掌握调研活动的主动权,避免出现“走过场”“被调研”现象。作为党员干部,要善于分析问题,把问题当作课题来研究,分类梳理、分项盘点、分层研究;善于解决问题,以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闯劲,水滴石穿、绳锯木断的韧劲,精准制订措施,切实做到把“问题清单”转化为实干的“成绩单”,在调查研究中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本领。
调查研究既要防止“调”而不“研”,也要防止“研”而不“用”。求真务实搞调研,要在深化成果运用上下功夫。只有践行一致、知行合一才能行之有效、行有所成。调查研究的目的是为了解决制约部队发展、部队战斗力提高的主要矛盾和问题。调研活动搞得好,如果不把调研成果运用到工作中,那么调研等于流于形式、走了过场,甚至是劳民伤财,无形中又成了“形式主义”。调研不是目的,形成调研报告也不是调研的“终点”,解决问题、办好实事,提高部队战斗力才是调研的价值和意义所在。将调查研究的成果转化为具体的工作举措,是确保调查研究生命力、战斗力的根本所在。因此,要对调研成果认真归纳和梳理,并据此制订科学决策;对没有调查彻底、一时拿不准的,要继续深入调查、反复论证;对本级解决不了、需上级解决的问题,必须实事求是地向上级反映。
实践检验成果,实绩推动发展。调查研究要走深走实,必须做好“后半篇文章”,真正把调查研究成果转化为推进工作、战胜困难的实际成效。
下一篇:没有了
相关文章: